踩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1022
专题名称: 踩跷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189.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踩跷赣剧旦行表演特技。旧时演出,旦脚演员脚下必装彩跷。在赣东北乡间祠庙舞台上,其台前边沿特制了一排三十五厘米高,七厘米宽的细条木栏杆,戏班每换一地,旦行都要出场表演,踏上栏杆,从右至左,行走一圈,沓沓有声,婀娜多姿。以示其班中旦行演员的踩跷功夫。在《采桑逼封》一剧中,钟无盐腕挎竹篮,手执弯钩,进园采桑,树高叶深,需登树攀枝,台上一桌二椅,表示桑林,演员踩跷上“树”,先从左椅开始,由椅坐而上椅背,时而探身,时而伸臂,时而单足独立,时而攀枝摘叶,时而弯腰轻放,再从桌上又到右边的椅背,做出各种身段。男旦刘四妹演《泗州城》的鲤鱼精,能踩跷从叠起的三桌一椅上“扑虎”翻下继续表演。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景德镇市戏曲志》

本书主要包括了景德镇市戏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志略、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机构等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