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颜色釉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915
专题名称: 高温颜色釉瓷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15/001
起始页: 0207.pdf
专题类型: 工业产品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高温颜色釉瓷是指在釉中掺入金属氧化物的着色剂,施在瓷器的坯胎或素胎上,再放入1250℃至1320℃的高温中焙烧,烧成后呈现不同釉色的瓷器。它以丰富多彩的釉色,精致完美的器型,成为世界工艺美术史上一颗闪耀着夺目光彩的明珠。人们赞美它“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明媚有如江南的春水,洁净有如北国的坚冰”,甚至把它誉为“人造宝石”。 景德镇的高温颜色釉是在五代的青瓷,宋代的影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影青釉色介乎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里泛青,有“冰肌玉骨”之誉,艺术价值极高。景德镇在宋代还能烧制多种色釉瓷器,如天青、虾青、豆青、茶叶青、梅子青、翠青、粉青、月白、大绿、米色、百圾碎、天蓝、朱砂、粉红、海棠红、玫瑰紫等。到元代景德镇瓷工成功烧造了卵白釉,开始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各种呈色剂。青花和釉里红问世以后,蓝釉和铜红釉便烧制成功。明代景德镇高温颜色釉有了很大发展,最为宝贵的成就是永乐宣德年间的鲜红釉,又称“祭红”或“霁红”,具有浓厚滋润之感。与此同时,还有永乐年间的翠青釉,宣德年间的霁蓝,弘治年 间的黄釉,都冠一时。正德时的孔雀绿也很名贵。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颜色釉进入鼎盛时期,既有集数种色釉于一器的“三阳开泰”,又有变幻莫测的窑变花釉,还有别具一格的茶叶末、结晶釉。突出的为红釉,而以郎窑红、豇豆红最为名贵。乾隆后期,瓷工们能用瓷器及各种色釉仿制漆器、木纹、竹器、铜器等工艺品,且无不乱真。但在清末至民国期间,颜色釉生产衰落,一些品种已经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濒临失传的景德镇颜色釉枯木逢春,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研制逐渐科学化。到20世纪90年代,恢复传统高温颜色釉47个品种,新创24个品种。其中钧红、郎窑红、窑变花釉、三阳开泰、玫瑰紫、宝石红等名贵色釉超过历史最好水平。1979年,郎窑红釉300件美人肩瓶,被选作国家领导人出访的珍贵礼品,送给日本首相太平正芳,被日本报界称为“中国的国宝”。1983年,运用稀土元素研制成功高温稀土花釉一彩虹釉,它在瓷器上能自然形成红、橙、黄、白、粉红、紫等多种色调的彩环,转化柔和,清新典雅,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彩虹釉T80邮票艺术瓷盘”被集邮专家誉为“罕世珍品”。 1979年,建国瓷厂生产的“珠光牌”高温颜色釉陈设瓷,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彩虹釉1989年获国家发明奖,1990年获39届尤里卡国际发明金奖。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出版者:中国档案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历史上对景德镇作过贡献的名人,当代国家级和省级陶瓷大师、教授、副教授、 先进人物,以及知名人士共500名;景德镇瓷器产品、工、农土特产、特色小吃共53个;陶 瓷文化、名胜古迹、人文生态景区、景观共47个。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