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鞍山传有趣闻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908
专题名称: 大马鞍山传有趣闻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235.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还有一个形象地名就是“大马鞍山”。它并非市区内的云门马鞍山,而是踞于荷塘之前、鱼山之侧,靠近老206国道面江而立的大马鞍山。两山峰之间有凹处,远望整座山峦犹如一尊硕大的马鞍,故而得名。说起这座大山,有个离奇的民间传说。 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成功后,与草寇王陈友谅分争天下。当时朱元璋只有兵马二十万,陈友谅拥有六十万大军。两人打了十八年仗,从安徽打到江西,最后在鄱阳湖决战。一天,陈友谅的兵马在赣东北的昌江边扎营。在这里,陈友谅得到了一匹枣红宝马。好马要配好鞍,此马不管配怎么样的鞍,都上不了马背。一天月夜,陈友谅遛马的时候,一个银须白发的老丈朝骑宝马飞奔而来的陈友谅高呼:“大王,马鞍…:”这匹宝马老远就昂然长啸,四蹄飞起。陈友谅以为是妖神要夺马,立即张弓搭箭,“嗖”的一声射出。这时,只听老丈说一声:“看错了人!”气得把马鞍一扔,就不见了。宝马也失踪了。这扔马鞍的原来是仙翁,扔马鞍的地方原是一座小山,一下就变成了这座大马鞍山。以后陈友凉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朱元璋转败为胜,得了天下。 现在,若由鱼山至山麓北坡攀登此山,约半小时就可至“鞍顶”。上看主峰壁立西侧,凌空高悬;俯瞰昌水,俨如一条银白色的缎带,在上徐州附近飘落。前行,山道崎岖,枝藤缠绕。过山脊,豁然开朗,茂林修竹,郁郁葱葱。竹林下面有一个古庙遗址。相传是一位云游高僧化缘修建,香火盛极一时。后因此高僧常闻山里有马声嘶鸣。一夜此马托梦高僧曰:“此处已留马鞍,北去不远有鄱邑莲花山乃福地洞天,宜建庙。”不久高僧便悄然离去,赴莲花山主持佛事。虽为传说,却也道出了大马鞍山的一段历史沧桑。此山主峰因林深藤绕,难以攀登。 由寺庙遗址处,可从南坡下山,此山道两侧都是茂密的灌木丛,沿山溪直下的溪流,水声潺潺,伴随着林间阵阵悦耳的鸟鸣声,备觉清幽。此山如能适当投入,加以开发,也不失为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徐可风)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