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归故里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867
专题名称: 荣归故里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163.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佛印四处云游,传学讲经。一次,来到了京都汴梁城(今开封),皇帝神宗知道后,专门下了诏书,宣他入宫讲经。佛印满腹经纶,讲起佛经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答如流,文武百官交口称赞,宋神宗也十分赏识,御赐“佛印”法号。 佛印在外多年,佛学有成,对生养自己的家乡,常萌发思念之情,但每当想起离别宝积寺时发的誓,只好把返乡的念头撂在一边。说来也巧,就在佛印对家乡梦绕魂牵之时,他的师兄弟从家乡来信,说长老已圆寂,宝积寺的两棵柏树,枝繁叶茂,枝叶相交,嘱他实践自己的誓愿。佛印读完来信,喜出望外。起程前,他热情邀请已成莫逆之交的苏轼、黄庭坚同游浮梁。苏、黄二人早闻浮梁物产丰富,香茶远销,所产陶瓷举世无双,而且境内风光旖旎,山水之胜甲饶州,便欣然允诺。 佛印荣归故里,又请来了两位大学士,一时轰动了乡里镇上,三人下榻的宝积寺,也因之增辉。后人曾在寺后建“三贤堂”。三人畅游浮梁,泛舟昌江,笔墨文采,趣言乐事,传为千古美谈。这里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记述,单就莲花塘又叫佛印湖谈点缘由佳话。 景德镇的莲花塘,原名佛印湖,相传是九百年前苏东坡取的名字。那年苏轼送大儿子苏迈到德兴赴任,路过浮梁,拜访佛印,两人同游莲花塘。那时塘的西北有座东山寺,寺外山高林密,景色清幽,自然要吟诗作对,不必细说。他们在山边看到一处窑房,正在烧瓷,苏轼觉得新鲜,即兴道:“柴里火红灰似雪”,佛印即巧语以对:“土黄瓷白色如银”,这确实说出了窑火出美瓷的情景。他俩在东山寺内受到长老热情接待。茶饭毕,长老捧出文房四宝,索墨留名。佛印会意,上前挥毫写上一句:“今日巧赐东坡寺”(把“东山”改为“东坡”),苏东坡即写下一纸条幅:“他日风传佛印湖”。从此人们把莲花塘改叫佛印湖,流传八百多年。据说,解放前,人们还在修塘时挖出一块褐色石碑,上面刻有“佛印湖”三个字。如今,莲花塘灯华叶茂,景色更美,“佛印湖”三个石刻大红字,正向游人昭示着这一切呢! (文淑根据亚合《佛印和尚的传说》改编。)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