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交苏轼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866
专题名称: 初交苏轼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16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佛印离开了宝积寺以后,先后游历了庐山、袁州(今江西宜春)、润州(今江苏镇江)等地的名刹,拜访了许多高僧长老,博览六经,佛学大进,法度宏扬,一时名声大振,国内皆知。自此他结交了不少前来与他谈经论道的文人学士,其中有苏轼、黄庭坚。苏轼是宋代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家,又精通禅学,一生在各处宦游,走遍名山大川,自然要寻访寺庙,结交得道高僧了。苏轼在庐山与佛印初次见面,问及禅机法度,佛印与他侃侃而谈,真是“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苏轼深深佩服佛印的佛理知识和才华,佛印也羡佩苏轼的博学多才,两人都有一见如故之感。 两人初次见面,都觉相见恨晚,后来自然过从甚密,也就有不少趣闻逸事,传为千古佳话了。有一天苏轼到佛印修禅庙房拜访,一踏进庙门就闻到一阵烹肉的香味扑鼻而来,心里一惊:莫非这佛印是个吃肉的和尚吗?原来佛印不但精通佛学,还是个素食烹调专家,这天他正在用文火焖烧一种以山芋和豆皮合成再加香料的“素肉”。苏轼揭开锅盖一看,黑油油的,方正正的,果然像肉,他惊笑道:“好个吃肉的和尚!”佛印也不答话,只叫他尝尝。苏轼用筷子夹起一块一尝,似肉非肉,味道有说不出的鲜美,忙问用什么烧的,佛印这才告知“素肉”的用料。苏轼又问这道菜的名称,佛印打趣说:“东坡肉。”苏轼的别名叫苏东坡。苏轼原想取笑佛印,却不料反被佛印占了便宜,他打了几个哈哈后说:“好啊!既然是我的肉,那就让我自己吃自己吧!”说着就端起锅大快朵颐起来,两个人都哈哈笑做一团了。以后,苏轼参照以文火细焖的方法,真的烹饪出了鲜香可口的“东坡肉”。 另有一次,佛印到苏轼住处品饮香茗,纵论佛法,谈笑风生。恰好在里屋的苏小妹(苏轼妹妹,亦有文才)听得真切。她早闻佛印大名,这次倒想试试他的应对能力,她想了一个上联,叫侍女拿到堂前,让佛印对下联。佛印接过一看,上面写的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他心想这联出得不凡,从内容看,在嘲讽我;再从文字看,又是个难对的拆字联。佛印毕竟是个才华横溢的和尚,沉思片刻,即口占出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这联不仅对得工整,文字上天衣无缝,而且内容针锋相对。苏轼大为叹服,从此,苏小妹对佛印不敢放肆,敬佩有加。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