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题联暘府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862
专题名称: 岳飞题联暘府寺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157.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看见这个标题,读者一定奇怪,出生在相州(今属河南)汤阴的南宋名将岳飞,怎么和千山万水之隔的景德镇一个小小的古寺庙扯在一起了。不错,笔者据有关史料记载考证,正是这个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岳飞,和暘府寺确有一份笔墨文缘,传为千古佳话。 岳飞青少年时代,正是北宋末年战乱时,他在家乡投笔从戎。南宋王朝建立后,金兵屡犯中原,他在老将军宗泽麾下,建立了一支抗击金兵骁勇善战的岳家军,屡打胜仗。但南宋王朝不思抵抗,南迁临安(今杭州),偏安一隅。建炎三年,金兵渡江南进,岳飞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次年,金兵在岳飞和南方军民抵抗下,被逼北撤,岳飞攻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在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平定了鄱阳湖一带的盗匪之乱,屡建战功,宋高宗奖“精忠岳飞”锦旗一面。这年秋,岳飞兵驻江州(今九江),奉宋高宗诏带兵取水路进京,经湖口入鄱阳湖东入昌江,溯江而上至景德镇。因上游滩多水浅,须换船前行。岳飞不想惊动镇人,趁夜色将船泊在肇阳石壁(今观音阁)下,令军士从速办理换船楫之事。次日,岳飞趁闲隙饱览这里的山水风光,望见对岸有一高山凭临昌江,孤峰峭立,便被吸引。经打听,得知西岸高山名暘府山,山中有寺。岳飞在岳云等护卫下驾舟上对岸,沿山径攀登而上,只见林木森森,溪水潺潺,绕过一山梁,在绿阴深处,才看见一座绿瓦红墙的寺庙,上书暘府寺。 岳飞等进入寺内,想不到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老认识自己,并双手合掌致失迎之歉礼。经交谈,才知道此长老法号朗日,昔日曾供职宗泽大人处。宗泽大人不满奸党,忧愤成疾病故后,朗日想到自身报国无力,看破红尘,到此削发出家念佛。岳飞山中遇故人,更生敬意,促膝谈心,甚为融洽。朗日邀请岳飞趁换舟之便,在寺内留住数日,观观山景,以解戎马之累,岳飞欣然应允。 在愉快的交谈中,岳飞问及“暘府”二字之来由,朗日恭答道:“此庙坐落的山是景德镇西北层峦的高峰,相传为禹皇炼丹之地,禹皇别号‘暘府真君’,故以‘暘府’二字冠其山、寺之名。”岳飞叫了点甜酱。朗日接着说:“寺庙兴建在北宋初年,庙坐落在山的东麓,这里山势萦回,上有高峰,下临江水,地暖融和,冬无积雪,物皆早熟,山峭河窄,林木繁茂,水烟深处,曲径通幽,是观林听涛的胜地。‘暘府雪晴’就是景德镇八景之一,将军既来此,不妨一观如何?” 在朗日的介绍和带领下,岳飞一行先参观了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然后登山观景,面对秀丽山川赞叹不已。入夜,正值中秋皓月当空,他又登上临江山峦,望着澄碧江水,在皎月映照下波光粼粼,远听松涛阵阵,近看清泉汩汩,如此美景,身心为之陶醉,不觉触景生情,想到自己戎马倥偬,精忠报国,文韬武略,壮志未酬,思绪万千,夜不成寐。第三天临走时,他应禅师朗日之请,就挥笔濡墨题了一副联词:“机关不露云垂地;心镜无瑕月在天。”此楹联金声玉振,光彩夺目,对仗工整,意境深邃。 就在岳飞游暘府题楹联的次年,他率兵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后驻兵鄂州(湖北武昌),派人渡江联络太行义军,屡次建议大军北进;又次年,在郾城大败金兵,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这一副楹联,在当时不正是这位极忠诚而又富有谋略的英雄的自我写照吗!要不是奸臣秦桧和只要皇位不要百姓的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位名将加害致死,岂不真是要“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若果如是,历史就要改写了。 然而,人虽已去,数百年来,这副由朗日制成黑底金字的楹联高挂寺前,使寒寺生辉。多少文人墨客,慕名来游,并在寺内吟诗题对,留下许多墨宝。其中蓝馥一诗云:“同云在暘府,旭日散朝晖。草径著黄落,山房显翠微。危峰开玉树,古佛映金衣。僧作寒江望,喧中踏雪归。”将暘府景色描绘得非常生动贴切。 岳飞父子被害不久,绍兴十二年(1142年)暘府寺已毁,只剩下“佛古封尘留偈语,僧贫趁日补袈裟”的情景。这时有僧人绍溪以募化在旧址南侧建起一座小寺,仍名“暘府寺”,寺后有清泉一泓,求神汲圣水者不断。清末,小寺又毁,又有人在南山麓建一座更小的寺庙。直到1982年8月,暘府寺才修缮扩建一新,并隆重举办了庙会。从此,暘府寺又诵起了梵文经,佛门又迎来了远近香客,寺门前又高挂起了岳飞题书的楹联,成为对外开放的省重点寺庙之一。 (津津)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