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笔亲书“景春馆”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861
专题名称: 御笔亲书“景春馆”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155.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明末清初,景德镇前街,从观音阁至小港嘴十里长街已初步形成。镇民富庶,市井繁荣,正所谓“康乾盛世,国泰民安”。乾隆年间,有一年春夏之交季节,景德镇瓷业工人隆重举行祭祀陶瓷祖师赵慨活动。在万民欢腾之际,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景德镇,见此热闹非凡的场面,心中甚为喜悦,和几位随从官员边走边谈。一位贴身太监说:“景德镇这条街号称江西赣北第一街,街上名店很多,种德堂、公和第一圃,还有专营特色小吃‘清汤泡糕’的景春馆。”那位太监详详细细地向乾隆禀告他前几天亲自品尝“清汤泡糕”的滋味,不觉走到前街老弄口这家小餐馆的门前。太监指着门前那块“景春馆”旧招牌说:“就是这家小店。可否入内看看?”乾隆点点头随着太监入店。这家小店,店面狭小并不起眼,然而进入店中,内堂却十分宽敞,环境优雅舒适,“高朋满座”四个大字屏风悬挂其间,使人有一种舒适清心之感。店主热情服务周到。片刻,便恭恭敬敬地端上两碗“清汤泡糕”。乾隆一尝,这民间口味果然不错,甜而不腻,香鲜可口,连吃了两碗。吃后,并请师傅前来询问“清汤泡糕”的制作和烹调技巧,师傅对答如流。乾隆听后十分高兴,喜形于色。这家店主见来客气度不凡,和蔼可亲,便冒昧请其为小店书写一块招牌。正逢乾隆兴致很浓,他当即应允。随后店主取来文房四宝,乾隆提笔挥毫书写了“景春馆”三个大字。 过了几天。这家店主得知这块招牌是乾隆皇帝御笔亲书,喜出望外。他随之将店面粉刷一新,张灯挂彩,鸣放鞭炮,悬挂御笔亲书“景春馆”招牌。顿时,这家小餐馆名声大振,四方来客盈门,生意十分兴隆。“清汤泡糕”远近闻名。“景春馆”的清汤泡糕传统小吃,从乾隆年间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这家餐馆,清代是一位外地人开的。民国初年由浮梁一位姓项的接替。据杨瑞开老先生亲目所睹,这块御笔亲书的“景春馆”招牌,1936年扩建街道时,仍高悬在此。那时,杨老先生与“景春馆”店主的后裔项振东,同在这家小店附近公馆岭宏道小学教书,他常去“景春馆”品尝小吃。此店经营“清汤泡糕”传统小吃一直延续到“文革”前才停业。笔者祈盼着景德镇能早日恢复几百年前乾隆皇帝赏识的“清汤泡糕”传统小吃,盼望着有志之士在景德镇老街创办一家今日的“景春馆”。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