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景德镇市琢器业行业俗语称谓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689
专题名称:
景德镇市琢器业行业俗语称谓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436.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琢器业始于明代,其产品时称印器,清代改称琢器。琢器是以方棱之器物为主,不用轮车拉坯,或圆形之器在轮车上不能一次全部定形的器物,如谷仓、方瓶、耳瓶、雕塑等。琢器行业下分十个行业,即一、大件;二、粉定;三、雕镶;四、古坛;五、官盖;六、滑石;七、淡描;八、汤匙;九、博古;十、灯盏。各业的制品称为器,如粉定器、滑石器等。 大件业 制造大瓶、花缸、大盆等瓷器。其大小以件为计量单位。从百件到千件以上。这些器物“口面既大,件数又高,最难烧造。”其生产组织以“草鞋”为单位,每双草鞋平均为三、四人。作品计价以件计算。 粉定业琢器行业中生产最好最精瓷器的行业称粉定业,其制品称粉定器,如各种茶壶和小瓶等。粉定行业以草鞋为生产单位,每双草鞋的人数视作品好坏而变更,一般制白器的为三人,制青花的为五人。 雕镶业凡是不用或不全用陶车成型的都为雕镶业,小琢器户制造汤匙、挂瓶、茶托等器具的也归这一行业。这行业又可分为雕塑业和镶器业。制品种类极多,有立体雕塑、锥拱、镂空等器物,大多都为美术瓷,其作品价格视工艺水平而定,悬殊较大。该业多为家庭手工业,最少者仅为一人。 古坛业 制造淡描青花坛及食盒瓷器的行业,它之所以称古,与圆器中古字同义。该业以草鞋为生产单位,一双草鞋工人六名,工作以件计算。 官盖业 制造有盖茶缸(顿碗)的工厂,其官字与圆器中官字同义。该业以草鞋为生产单位,每双草鞋每月作坯五付。即这位工人每月到厂工作五日,剩余时间可到其他工厂做事,工资按日计算。工人种类有坯工、利坯工、补水工,另有上釉、装坯、打杂工人。若作彩花,另加画工。 滑石器业 制造粗杂的瓷器,如粗粉装、油盒之类。滑石属瓷土一种,《陶录》载:“滑石作器胎,惟质佳耳。所衬出釉色反不如泥上釉尤莹泽耐看。故官古不用;洋器半用;惟雕镶小琢器肯用。”其生产以草鞋为单位,一双草鞋工人三四名。工作时间以件计算,每日做件数视工夫繁杂而定,同业中有定规。 汤匙业 制造短柄旧式汤瓢,制品粗劣,烧成简易。从事此业者以妇女为多。其组织以模型付数为单位。 针匙业制造长柄的瓢羹。其生产组织以模型付数计算,大约三副模型用吹釉工一名、制坯工一名。大多数为家庭手工业。 灯盏业 制造旧式青油灯盏。生产以陶车为单位计算,半乘车每日出坯四十五板。民国时期,煤油灯和电灯盛行后,该业渐次没落。 博古业 该业制品为各种棱形的盘碗类,故不属圆器类。所谓博古,系仿博古图中式样而制造。此类瓷器盛行于清末,各大商埠、酒馆内大多使用博古器。民国时期被日、英洋瓷排挤,仅销于南洋华侨。其工厂人员无定数,工人工资以件计算。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