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西河航道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唯一号: 140434020210000145
专题名称: 景德镇市西河航道情况
其他名称: 大演水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0290.pdf
专题类型: 交通
产地: 景德镇市

专题描述

西河又称大演水,穿流市境西部,是昌江上游一大支流。航道起自波阳斜溪,境内经大洲、黄坛、三龙,至市城区三闾庙南侧入昌江,通航里程56公里。西河还有支流两条:一条是潘坑口至沙坝,长29公里,流经松树坑、高桥、麻园(即麦园)、新港里、董村、杨家店,在三龙以下的沙坝汇入西河;一条是洗马桥至二亭下,长22.5公里,流经马人桥、洪源桥、棉花桥、鸣山庙,在二亭下入西河。两条支流在50年代以前为季节性通航河道。 大洲至三龙航道长36公里,其中杨坞港以上至大洲坡度陡峻,尤其是牌门石至大洲间10公里,落差达55米,比降高达5.56‰,航道狭窄,一般小于50米,河段多漂砾。50年代初,常水位水面宽90米,最狭河段水面宽仅4~8米,水深0.1~0.2米;洪水位水面宽90~100米,水深1~7米;枯水位水面宽40~60米,水深0.03~0.1米。三龙至西港口20公里,河床较平缓,平均坡降1.26‰,为沙卵石河床,沙洲、沙滩多,岸堤不稳。洪水期水面宽100~120米,水深平均2米;枯水期水面宽90~100米,水深平均0.6米。 西河水源较差,平均年径流量4.53亿立方米,汛期为4~7月,径流量占全年的56.92%。1954年7月,市航运管理部门统计:西河(包括支流在内)共有大小滩险55处,其中主要碍航滩险有罗埠头、江家湾、排门石、横山下,凹肚窟、枫树坞、大洲、小岭、罗家桥、二亭下、鲤鱼井、槽头里、石磅下、石坝、青龙尾、石溪渡、芦田、夏家垅18处。 1949年以前,船只可通航至大洲以上。1958年,大洲瓷土矿排放石渣、石英砂粒2万多立方米在河内,造成航道淤塞。1959年,大洲至杨坞港12.5公里水路断航。1960年以后,沿岸兴筑水库、水坝,水流被截;又在南溪桥和石溪渡两地建有跨河漫水桥各1座,航行受阻,至使石溪渡至杨坞港17.5公里断航。上游断航导致石溪渡至西港口26公里航道基本同时断航。仅在洪水季节有少数农副业船从事短距离运输。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卷下限止于1985,记述了景德镇的计划志,统计志,物价志,标准计量志,工商行政管理志,财政志,税务志,金融志,审计志,交通运输志,邮电志,粮食志,商业志,对外贸易志,物资志,房地产管理志,环境保护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