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塑料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唯一号: 140431020210000179
机构名称: 第一塑料厂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310.pdf

机构描述

第一塑料厂1954年,由5名修配钢笔的小手工艺人在中山路的一幢使用面积约80平方米的小楼上,成立钢笔修理合作社。1959年10月,钢笔修配合作社同毛笔合作社、牙刷合作社合并,在麻石弄成立景德镇市笔刷厂,职工110人。 1962年,3个合作社分开,钢笔修配合作社以中山路原2层小楼为基础,楼上做仓库,楼下后厅办公,前面做店面,生产园珠笔,修配钢笔,并增加了新产品塑料喷雾器。在小黄家弄口租房80多平方米,从外地请来4位师傅帮助生产塑料喷雾器。1964年小楼不慎失火;楼上仓库里的钢笔、园珠笔及原材料全部烧毁,损失4万多元,因此决定将钢笔修配合作社改名为塑料制品生产合作社,转产塑料制品。购进1台旧的小型挤塑机,以回收旧塑料为原料,生产塑料线和塑料鞋底。职工9人,年产值2万元。 1966年,塑料制品生产合作社招收工人10名,从上海请来李志良师傅,帮助生产食品包装膜、小工膜等新产品。同时派人到浙江海宁市学习制作毛主席像章技术。1967年,生产出高质量的塑料毛主席像章,受到省市领导好评。1968年,江西省二轻厅分配1台直径65克吹塑机和10吨聚氯乙稀原料的计划给塑料制品生产合作社,由毛主席像章办公室出资帮助购买,用于生产塑料像章和塑料化肥袋。 1969年,塑料制品合作社改名景德镇市塑料厂。市革命委员会在市河西胜利岭77号划拨土地1200多平方米,建厂房2幢共400平方米,迁入新厂址后,以生产农用、工用薄膜和塑料凉鞋为主要产品。1970年,塑料厂划归景北区管理,为扩大农用薄膜的生产以支援农业,招收新工人60名,由江西省塑料公司分配计划,企业自己出资从上海购进1台400克卧式注射机,从无锡购进1台直径65厘米挤塑机(后改造为吹塑机),并自制2台注射机,下半年又从山东购买1台注射机。1972年,企业复归市二轻局管理时,年产值达100多万元。1972年,农垦部部长王震来景德镇市视察,到塑料厂察看农用薄膜生产情况.对厂里为农业生产作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1976年,改名为景德镇市第一塑料厂,此时职工90人,年产值300万元,利税60万元。 1983年,凉鞋和工用薄膜市场不畅,产品积压,企业亏损严重,固定资产净值只剩5.9万元。1984年初,景德镇市第一塑料厂,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更换新产品,贷款60万元引进一条国产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包装材料生产线,为景德镇市制冷设备厂(华意电器总公司前身)生产的冰箱配套生产包装材料。市二轻局将位于市西郊老虎山2000多平方米的4间厂房拨给一塑。引进的8台预发成型机,1984年9月试产成功,成为景德镇市当年技改,当年见效的先进企业。新产品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包装材料填补了景德镇市的空白。1985年,被评为景德镇市科技成果三等奖,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新产品奖。企业也因此获省、市包装协会先进集体和勇于改进包装先进单位称号。 1985年2月,经江西省经委、市经委批准立项,一塑厂进行第二次技术改造,贷款503万元,引进一条注塑生产线和香港震雄系列注射机(147~5375克)9台;引进台湾鑫昌机器有限公司ABS片材挤塑生产线,1987年10月试产成功。 1985年,有职工108人,厂占地面积2.6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91.17万元,在边迁厂、边技改、边生产的情况下,仍取得年产值186万元,利润17.33万元的好成绩。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景德镇市志-第三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分农牧渔业志、林业志、水利志、茶业志、蔬菜志、乡镇企业志、电力工业志、电子工业志、机械工业志、轻化工业志、建筑材料志、建筑业志、医药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