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2978
人物姓名: 李斌
人物异名: 别号:野马:室名:三艺居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5/001
起始页: 0350.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63年10月
籍贯: 江西省靖安县
非亲属: 程曲流;靳尚宜;刘大为;费声福;金捷中

传略

李斌,男,别号“野马”,室名“三艺居”。原籍江西省靖安县,1963年10月出生于景德镇。现在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任教,现任职称讲师。 李斌中学时在校举办个人画展,初露艺术潜质,后师从程曲流副教授,学习绘画。1981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从学陶瓷设计专业。就学时期,他创作了连环画《梦》(1982年获“六地市科普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中国画《火的艺术》(参加江西省第八届美展,1984年获景德镇市第十一届美展二等奖);素描《瓷都风情》(1984年获陶瓷学院“十月美展”一等奖)。 1985年,李斌毕业后获学士学位,分配在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任教。1988年,应邀去北京“中国连环画研习班”,得京城画苑名家靳尚宜、刘大为、费声福、金捷中指教,研习油画、中国画、连环画、民间工艺美术,对各类造型艺术探求其中三昧,使他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手法有了长足的提高。但他依然眷恋着家乡瓷都,视之为自己艺术生命之源。1989年,放弃了留在北京工作的厚遇,返回景德镇,在“泥与火”的艺术长廊中寻找自己发展艺术潜质的立足点。 李斌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画路较宽,从巨幅陶瓷壁画,到微型陶瓷雕塑;从传统的人物、山水、花鸟瓷画,到现代风格的陶瓷盘筑艺术均有涉猎。他以现代意识去烛照传统技艺的运用,着力于发掘陶瓷材质肌理、空间构成和生命力度的种种表现语汇,他的作品在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之中,渗入了现代审美情趣。近年来,他倾尽精力,探索山水瓷画的创新,创作的一系列新彩山水瓷画,别开生面,颇有特色。 李斌的陶瓷美术作品和绘画作品,参加展览屡获奖励。作品被日本、美国、阿根廷、台湾、香港、澳门的工艺品收藏家和客商选购收藏。在《人民日报》、《中国连环画》、《珠山艺苑》、《景德镇日报》等报刊发表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数百余件,学术论文《小议景德镇明清民间青花的装饰题材》,1988年发表于《景德镇陶瓷职大学报》。《看得懂与看不懂的连环画》,发表于《中国连环画》1989年第4期。《谈谈素描教学》,刊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第13卷增刊。1991年,陶瓷美术作品色釉《闹春》刻花瓶,入选日本恩巴举办的“精选景德镇陶瓷美术名作展”。1991年,综合装饰《听松图》花插,获厦门“首届景德镇陶瓷精品展”铜奖后,被澳门客商收藏。1991年,他的青花《吉祥百年》异型瓶等3件作品,参加香港“大中国陶瓷艺术名家精品展”,被港方收藏。同年,李斌在上海展览中心出任“名窑名人名作艺术陶瓷展”现场绘瓷表演首席代表和展厅设计总监,他选送参展的《青花》瓷板被美国客商收购。李斌的陶瓷壁画代表作有《庐山情》、《黄山松》、《青山不老》等。 1992年4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让中国陶瓷走向世界——记陶瓷艺术家李斌》为题,《景德镇日报》1990年12月20日,刊发报告文学《“野马”之谜破译》,对其进行专题报道。他的从艺传略被收录于《1992年中国人物年鉴》。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出版者: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选编介绍了173名活跃在当今景德镇瓷坛画苑的名家、高手、新秀,旨在为海内外提供一本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史料性的工具书,为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学术研究、宣传教育、展览展销提供资料借鉴,为后人留下翔实可性的文字史料。本书坚持既有广泛性又有代表性,从严掌握入选标准,第一卷重点介绍景德镇陶瓷美术界在1992年12月底以前被评聘或获称号的教授、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副教授、副研究员;正式授誉的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第二卷重点介绍从艺30年以上并获市级专业奖的工艺美术师、讲师;获市级一等奖或连续3次获市级以上专业奖者;自学成才技艺拔尖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