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跃华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2964
人物姓名: 汪跃华
人物异名: 笔名:山人:室名:微品斋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5/001
起始页: 0322.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60年4月
籍贯: 安徽省黟县
非亲属: 张福成

传略

汪跃华,男,笔名“山人”,室名“微品斋”。原籍安徽省黟县,1960年4月出生于景德镇。1989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景德镇分校,现在景德镇市昌江区文化馆,专事美术创作和组织群众美术工作。 初中时期,得益美术教师张福成的指教、推荐,参加了景德镇市首届中学生创作学习班接受素描、色彩基本功训练,在徐庆庚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又一颗卫星上天了》、《夜市》等工笔年画,1976年参加市级美术作品展览,获得好评。 1980年10月,他凭借能写善画之长,应考进入景德镇市昌江区文化馆,成为美术专业创作、组织人员。先后组织过数十次大规模美术展览,培养了9批基层美术创作人员。 汪跃华擅长陶瓷微画,兼事青花、壁画、瓷板画,绘写题材以人物为主,花鸟山水偶有涉及。他的作品构图严谨,崇尚写实画风,讲求线条韵味和色彩层次。 1988年,汪跃华出差北京,偶见《在微观世界遨游的人》的新闻报道,他茅塞顿开,决意进行陶瓷微画研究训练,立志于开拓、创新。 象牙微刻、陶瓷微塑、绢纸微画,都由其硬性韧劲而产生感觉,可笔移心随。然瓷上微画,全无感觉,只凭意念,难度大、要求高,不易掌握运用。 为克服脉膊跳动产生影响运笔的颤抖,汪跃华购买了许多练气功的书籍,特聘气功师指导,经数年努力,修练“静养功”,取得预期成功。因画笔柔软,蓄料不多,在瓷上绘画几乎无感觉,汪跃华要在高倍放大镜帮助下,苦练意念感受,心手合一,终于练就了比较扎实的陶瓷微画功力。 1991年6月,他的微画作品,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参加“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展”,首次与世人见面,引起首都新闻媒介关注,《工人日报》以《他的微观世界》为题,专门介绍了汪跃华的陶瓷微画创作。《景德镇日报》曾撰文评介其人其作,称他是“景德镇第一位瓷上微画能手”。 其代表作《梁山英豪》微画,绘制在一个3.5厘米的小花瓶上,初看画面山峦重叠,云雾缥缈,蔚为大观;在高倍放大镜下,则可毕肖毕现英勇威武、神态各异、气势夺人的《水浒108将》梁山好汉,这一成功,显示了汪跃华独特的创作才能。 汪跃华的微画作品,多用雄健和秀逸两种创作语言,前者有大场面的《十八罗汉》、《八仙》、《108将》、《封神榜》,后者有《十二金钗》、《西园雅集图》。 汪跃华每月出一小品,大半年中才出一精品,至今,已完成20件陶瓷微画作品,其中部分被海外客商和工艺品收藏家珍藏。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出版者: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选编介绍了173名活跃在当今景德镇瓷坛画苑的名家、高手、新秀,旨在为海内外提供一本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史料性的工具书,为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学术研究、宣传教育、展览展销提供资料借鉴,为后人留下翔实可性的文字史料。本书坚持既有广泛性又有代表性,从严掌握入选标准,第一卷重点介绍景德镇陶瓷美术界在1992年12月底以前被评聘或获称号的教授、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副教授、副研究员;正式授誉的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第二卷重点介绍从艺30年以上并获市级专业奖的工艺美术师、讲师;获市级一等奖或连续3次获市级以上专业奖者;自学成才技艺拔尖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