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海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2901
人物姓名: 张正海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5/001
起始页: 0192.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45年1月
籍贯: 江西省丰城市黄木乡
亲属: 蔡金台;张新喜
非亲属: 游泽长;徐顺元

传略

张正海,男,原籍江西省丰城市黄木乡,1945年1月出生于景德镇。现在景德镇市雕塑瓷厂美研所从事陶瓷雕塑创作,系景德镇市政协第七届委员、第八届常务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90年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张正海出身于陶瓷雕塑世家。其外祖父蔡金台是景德镇首批授予的“陶瓷美术家”,二十年代从艺于瓷雕名师游泽长,五十年代末任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其父张新喜早在三十年代初受业于身怀绝技的镂雕名师徐顺元(绰号“盘古”)门下。张正海自幼秉承家学,1959年1月进雕塑瓷厂随父学艺,得其真传。 作为景德镇镂雕技艺的正宗传人,30多年来,张正海一直未中辍镂雕创作,在几位现代陶艺家的指点下,他接受了圆雕人物的创作训练,颇有收益。而今,他不仅镂雕、捏雕技艺精湛,圆雕、浮雕也见特长。 1972年张正海创作涩胎镂雕《龙舟古风》,高40公分,长85公分,采用镂空的特种工艺制成。舟体造型别具匠心,楼台亭阁至为精细,窗帘镂空细如针尖,飞檐吊铃迎风摇曳,整个全景再现了《西厢记》的主要景致,别有一番东方古朴典雅的神韵。此件作品赴京展出时,首都报纸称《龙舟古风》瓷雕:技参造化之功,巧夺天工之妙。这件珍品至今仍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花筛的制作也是张正海的一绝。镂雕《秋菊蟋蟀》花筛,称得上一件不可多得的镂雕珍品。它直径28公分,筛盘精致细腻,虎爪菊冠生其上,蟋蟀厮斗其间,动式强劲。加配稀土装饰,色泽明艳,非常可人,获1978年“赴京展瓷”一等奖,被专家誉为“汲古而化、破格出新”的珍品。此后,他连续创作了《螳螂花筛》、《蜻蜓花筛》,分别在日本筑坡城“国际博览会”备受赞赏,被高价收藏并载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国之瑰宝”画册。 《西江第一楼》为他近期的瓷雕力作。它融捏、镂、浮雕等技法为一体,施以精湛的技艺、全新的构思,再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古阁风采。 多少年来,市场一直无女性寿星作品出售,张正海受著名女作家冰心90寿诞启示,第一次设计创作了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件《女寿星》瓷雕,及时送给冰心先生,以示贺寿。此举受到冰心先生热情回信,称作品“光彩照人,不可逼视”。全国各大报刊争相报道,《中国老年报》、《北京晚报》、《江西日报》等10余家报刊均作了详尽的新闻介绍,这给瓷苑、文坛留下一段佳话。 1992年4月,香港亚洲电视台直播了张正海在港现场表演的实况,他的精湛技艺和他参加的“景德镇陶瓷雕塑精品展”在香港产生轰动,他的数十件作品被购藏一空。 《景德镇陶瓷》1992年第3期刊登了张正海30年来的创作集录—《雕艺随想录》,并在同年第4期《名家名作》专栏介绍其人其作,发表了他的捏雕花筛、瓷雕盆景、《女寿星》瓷雕、《龙船》等4件作品。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出版者: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选编介绍了173名活跃在当今景德镇瓷坛画苑的名家、高手、新秀,旨在为海内外提供一本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史料性的工具书,为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学术研究、宣传教育、展览展销提供资料借鉴,为后人留下翔实可性的文字史料。本书坚持既有广泛性又有代表性,从严掌握入选标准,第一卷重点介绍景德镇陶瓷美术界在1992年12月底以前被评聘或获称号的教授、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副教授、副研究员;正式授誉的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第二卷重点介绍从艺30年以上并获市级专业奖的工艺美术师、讲师;获市级一等奖或连续3次获市级以上专业奖者;自学成才技艺拔尖者。

阅读

相关专题

委员
职位
常务委员
职位
会员
职位
副教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