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晁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2893
人物姓名: 杨德晁
人物异名: 又名:杨帆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5/001
起始页: 0176.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44年6月
籍贯: 河南省光山县
非亲属: 吴齐

传略

杨德晁,女,又名杨帆。原籍河南省光山县,1944年6月出生于河南光山,幼年随父迁居江西德安,后在南昌定居。现在景德镇市瓷用原料化学工厂,从事陶瓷贴花纸设计。现任技术职称高级工艺美术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员、景德镇市包装协会会员。 杨德晁中学时代,得到画家吴齐指导,担负校刊美术设计。1962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1966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博山陶瓷厂,先后从事陶瓷模种制作、教学、陶瓷造型、花面装饰设计。1983年,评定为工艺美术师。1984年7月,调景德镇市瓷用原料化学工厂。1989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淄博是我国著名产瓷区,在淄博工作期间,杨德晁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她在博山陶瓷厂模型车间实习期间,创作瓷雕《毛主席去安源》,引起淄博陶瓷界关注并获好评。1970年,调博山陶瓷厂子弟中学任教。1979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后,得以技术归队。短短数载,即创作设计出诸多日用陶瓷新花面,先后有10余件作品被订货投产,屡获奖励。 杨德晁在日用陶瓷花面装饰设计上,敢于突破陈旧的装饰样式,根据市场信息,把握消费心理,以新颖别致、和谐匀称、纤巧娟美的花面设计,用具有时代感的装饰造型,去美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日用陶瓷,达到日用陶瓷艺术化的效果。 杨德晁的主要作品有:《飞天》西餐具,刊登于《山东陶瓷》1983年第1期;贴花45头可乐餐具(合作),刊登于《景德镇陶瓷》1986年第1期,获景德镇市第三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二等奖;30头《瑞琼杨花》西餐具(合作),获第二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精品大奖赛”二等奖;金钟《绿色十字花》民族餐具、15头《花带新风》咖啡具(合作),获第二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精品大奖赛”一、三等奖,刊登于《陶瓷研究》1992年第1期。她的日用陶瓷花面设计,清丽娟秀、雅俗共赏,逐步形成了“清新、淡雅、不落俗套、独到别致”的装饰风格。 在艺术陶瓷创作和包装装潢设计方面,杨德晁也颇有所得。她创作的新彩《春花》150件冬瓜瓶,被日本恩巴“中国近代美术馆”以3888元人民币收购。《锦地百菊》150件春蕾瓶,被印尼华侨以2500元人民币收藏。《生命之光》壁挂,1989年获景德镇市第四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三等奖。《陶瓷小瓶包装盒》、《艺术彩盘包装盒》,1990年分获景德镇市包装设计二、三等奖。她先后撰写专业论文4篇,分别发表于《中国陶瓷》、《山东陶瓷》、《景德镇陶瓷》。由她编写的《淄博瓷区概况》,载入日本美乃美《中国陶瓷丛书》。 杨德晁的日用陶瓷花面设计和陶瓷美术作品,先后获全国性奖励3项、省级奖7项、市级奖8项。在第一届、第二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评奖中,她有贴花《新宇》15头咖啡具、贴花《佳翎》92头西餐具、《金钟百花》37头民族餐具等7件作品获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陈若菊、杨永善教授对其人其作颇为赞许,称其“文武双全,能写能画”。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景德镇陶瓷美术百家》

出版者: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选编介绍了173名活跃在当今景德镇瓷坛画苑的名家、高手、新秀,旨在为海内外提供一本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史料性的工具书,为陶瓷美术创作设计、学术研究、宣传教育、展览展销提供资料借鉴,为后人留下翔实可性的文字史料。本书坚持既有广泛性又有代表性,从严掌握入选标准,第一卷重点介绍景德镇陶瓷美术界在1992年12月底以前被评聘或获称号的教授、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副教授、副研究员;正式授誉的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第二卷重点介绍从艺30年以上并获市级专业奖的工艺美术师、讲师;获市级一等奖或连续3次获市级以上专业奖者;自学成才技艺拔尖者。

阅读

相关专题

会员
职位
会员
职位
会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