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遵显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2057
人物姓名: 徐遵显
人物异名: 字:惟彰;号:光华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430.pdf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889年
卒年: 1970年
籍贯: 江西景德镇市昌江区鱼山镇(原属波阳县鱼山乡方塘徐坊村)

传略

(1889-1970)字惟彰,号光华,江西景德镇市昌江区鱼山镇(原属波阳县鱼山乡方塘徐坊村)人。祖辈务农,家贫失学。十多岁时,被蛇咬伤,行动不便,医治时,得老塾师友善先生怜爱,上门教读达四十余夜,学绩显著。 遵显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日耕夜读,孜孜不倦。常借阅亲友的通俗小说,由浅入深,爱不释手。及成年,先后通读了《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封神榜》、《说岳全传》、《东周列国志》、《杨家将》、《彭公案》等传书三十余部,并攻读了《聊斋》、《西厢》、《红楼梦》等名著。反复阅读的通俗小说,其全部故事情节、人物景状均熟谙无误,叙说如流。冬闲时,常为村友义务讲传说书,成为得人喜爱的说书人。继后,乐于编写连台本戏,供饶河戏班上演。 1930年,饶河名班《筱京舞台》在景德镇福建会馆(新明星戏院)卖票公演,遵显应著名乐师王仕仁(光华同村好友)邀请,上班编、导连台本戏《白蛇传》(共七本)、《斩岳飞》(共八本)。由于编者忠于原作,全剧具有通俗易懂,故事完整,有头有尾,情节生动,悬念引人的特点,加之各班演员演技高超,两部连台本戏,连演数月,场场爆满。《筱京舞台》名声大振,农民剧作家徐遵显的大名也随之传扬。 1936年和1941年,徐坊村两次组建“太子班”(业余饶河戏班)学戏,上演了他编导的《白蛇传》(连台本)。根据小说新编的《玉蜻蜓》是一出经常上演,深受观众欢迎的剧目。 遵显一生好学,求知心切,向以能者好师,以字典为友,锲而不舍,刻苦学习,日积月累,知多识广。不惑之年后,精通阴阳八卦五行之术,习练吟诗作对之艺,经常为人卜封算命,择日相地,写诗撰联,颇受乡人称道,都尊称他一声“显仂先生”。 附徐遵显“哭长孙”诗一首 生而聪颖像貌堂堂 从师负笈受业浮梁 书过一诵笔落千章 文能倚马孝压同班 胡惟一夕竟别家乡 阴阳隔断冥路渺茫 冠一殒命绝断苗秧 天不永寿哭坏爹娘 从此失望珠泪千行 兹后搁笔不讲虞唐 光华绝笔题 (注:此诗稿抄录于现任徐坊小学教师的徐遵显之孙徐元旵珍藏遵显先生遗作真迹小集)集。)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景德镇市戏曲志》

本书主要包括了景德镇市戏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志略、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机构等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