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贞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2051
人物姓名: 杨树贞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427.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882年
卒年: 1942年
籍贯: 乐平镇桥镇滩里

传略

(1882-1942)男,赣剧演员(大花)。乐平镇桥镇滩里杨家人,人们亲切地称他贞妹师,又因颈后生一肉瘤,还称“包仂师”,从小爱看戏,一边放牛一边哼戏。邻村神溪华家办太子班,他闻讯前往报名学戏。他人高体魁面大,声若洪钟,便选中大花行当。学业届满,成绩斐然。开始在“老义洪班”中献艺,不久便声名远播,以至成为该班的挂牌弟子,无论何处写戏,老板只须写出杨树贞和方水崽二人的名字便可。以后,他还曾搭班于“小京舞台”“明经同乐”“大舞台”“同春舞台”等班,终年病逝于波阳县芦田乡大吉张家。 杨树贞演大花,颇负盛名,誉满饶州。人们评价、夸奖他是饶州七县找不出第二个的大花脸:论唱功,声如闷雷,字正腔圆;论道白,口语清晰,铿锵有韵;论做功,动作规范,稳健有力。他在台上一声吼,台板震颤,惊心动魄。凡大花戏,他个个拿手。他演包公,浑身是戏,功力非浅,眉目传神,威风凛凛;在《大盖保》一戏中,他演盖苏文,雄踞台上,有一大段道白念得抑扬顿挫,声色动人,配上锣鼓点子,韵味无穷。台下观众屏息敛声,静心欣赏。道白方毕,台下报以热烈掌声。凡有杨树贞的戏,即使是小戏(如《斩包勉》),观众也要看到锣鼓进箱方肯散场。演《齐王哭殿》,敲钟不响,他拟音如钟,声振四方,惊倒观众,无不为之赞叹。拟钟声后,又是一阵仰天大笑,笑得淋漓酣畅,令人佩服不已。 杨树贞成名之后,仍然好学不辍,一次在波阳,戏班路过谢家滩时,听说有戏班在此演出《渔家乐》,包仂师悄无声息地匿身观众之中,聚精会神地一直看完,细心体会剧中演员对梁冀的表演特色,然后仔细琢磨,自成一体。日后在演出此剧中,杨树贞饰梁冀,他的成功表演,使同行十分诧异,不理解为什么杨树贞没演过的戏,也演得如此出神入化。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景德镇市戏曲志》

本书主要包括了景德镇市戏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志略、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机构等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