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德芳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唯一号: 140430020210000252
人物姓名: 毕德芳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309.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46年
亲属: 毕伯涛;毕渊明;毕彰;毕畹芳

传略

毕德芳(女),1946年生于景德镇,祖籍安徽歙县。就职景德镇市艺术瓷厂。江西省书法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会员、景德镇市书法协会理事。 其祖父毕伯涛(1884~1961),字达,号黄山山民,黄山樵子,客居江西鄱阳,光绪十一年,始移情书画。在乡人画家张云山、吴虚谷两先生影响下,集中研究国画花鸟。其禽鸟造型略显夸张,多用于笔皱擦羽毛,蓬松而精细;花卉皆用兼工带写技法。1922年到景德镇后专攻粉彩,并将熟练的传统绘画技法和文学修养结合运用到陶瓷彩绘中。为提高陶瓷彩绘水平,他广交瓷坛画友,研讨传统绘画风格,参与“月圆会”活动,此间其代表作《松鹤图》运用粉彩的装饰方法,成功地表现了18只姿态各异的仙鹤,笔法洗练,动态特征清晰,穿插、疏密恰到好处,藏露亦颇得宜。1930年因奔祖丧回鄱阳老家。1949年4月后他加入了江西省文史馆工作直至因病逝世。 父亲毕渊明,生于1907年,别号白发少年,至乐老人。自幼苦读诗词,勤学书画,刻石治印,坚持不懈。他利用自己深厚的书画功底,在瓷胎上绘出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猴、马、狮、鹿等动物,尤其是画虎出名,并因此博得了“毕老虎”雅号。1972年4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人民大会堂,看到毕渊明作的画,指名要收藏其作品。他按照要求,创作出2尺4寸瓷板画“虎”4块,2尺4寸瓷板画“熊猫”4块,作品被当作国家礼品赠送给尼克松总统。他创作的陶瓷美术作品,远销美、欧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收藏家都以收藏“毕老虎”作品为荣。毕渊明一生宁静淡泊,洁身自爱。即使在最潦倒的时候也不为金钱所动。晚年退休在家,许多人找上门,以重金求他出卖瓷板画,一一被他拒绝。其实他并不富裕,从少年时代起,他睡的一直是板凳搭木板,直到晚年才睡上子女为他购置的架子床。晚年,因患严重白内障,视力剧减,有人建议他趁身体尚健,为子孙后代多留下几只“老虎”,而他淡然一笑说:“画虎往往需要工笔,而视力不好是难以为之的,如果勉强为之,难免会留下败笔,留下遗憾,这样画于人于己都是不负责任的。他这种严肃端正的创作态度给后代留下了可贵的精神财富。他在1959年荣获全市首批陶瓷美术家称号。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江西分会顾问,省文联委员。曾当选省政协委员、景德镇市政协六届副主席等职。 毕德芳,8岁即禀承家传,专事陶瓷粉彩走兽画,1959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中专班。1962年,分配在景德镇艺术瓷厂美研所,从事粉彩走兽的创作。在她笔下,威风凛凛的雄狮猛虎、温驯的鹿、矫健的马、灵巧的猴,无不栩栩如生。在她的作品中还特别注重动物所处的自然环境的营造,着力于山、石、树、水流描绘,视之野趣盎然。她还多次与其父合作,创作了不少的作品。1980年共同创作的大型壁画“百猴图”(面积12平方米)受到香港、澳门有关人士的好评,称其作为当今陶瓷美术史上的一大巨制,是难得的瓷艺精品。 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上,毕德芳勤习精研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作品中国画《乐叙天伦》,1983年获首届江西省女作者国画展评比二等奖,其书法作品于1985年获首届江西省妇女书法比赛二等奖,同年她参加绘制日本定购的大型壁画粉彩《四季繁荣图》,陈列于日本东京新干线上野车站,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新闻媒介予以连续报道。 毕德芳的兄长毕彰,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专攻工笔花鸟,兼及水墨写意。其妹毕畹芳亦继承父业,画有所成,在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美研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专题

会员
职位
会员
职位
会员
职位
理事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