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技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70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科技队伍
分类号: G316
页数: 2
页码: 1054-1055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陶瓷科技队伍。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科技队伍

内容

据《浮梁县志》记载,晋有赵慨,“道通神秘,法济生灵,……镇民多陶,悉资神佑”。景德镇陶民,一直奉赵为师主。唐代有陶玉、霍仲初,均浮梁人,精于制瓷。唐武德时,诏新平霍仲初等制瓷进御。镇民陶玉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扬天下。宋代有瓷雕艺人刘永之,善塑佛像。明代制瓷名手吴十九所制薄胎瓷流霞盏,卵幕杯堪称至宝。明末陈仲美,善于仿造窑器,精制各种古玩,有鬼斧神工之妙。清代刘源,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厂期间,曾经“呈瓷样数百种”。瓷雕名家陈国治、驰名海内。制瓷名手黎勉亭,以擅长刻像而闻名全国。民国时期吴霭生、鄢儒珍、李之衡等分别在器型设计、承制“洪宪瓷”、配制色釉(尤其是祭红)方面有所建树。还有清末到民国初年留日学习窑业的杜重远、康达、张浩、舒信伟、邹如圭、汪瑶、戴亮侪和一批陶瓷世家的先辈及有志于景德镇陶瓷事业的佼佼者,或在陶瓷技艺方面各展其才,或在推动景德镇陶瓷科技与事业的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景德镇陶瓷科技队伍日益壮大。1959年,经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全市第一批有193名陶瓷美术技艺人员授誉,其中33人为陶瓷美术家,55人为陶瓷美术设计师,105人为陶瓷美术设计员。1960年,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张水贵、余昌仁为陶瓷工艺工程师;曹谦仁、余祖茂、余昌代、邵金生、程爵贵、冯祖发、余炳炎、余略炼、杨文宪、余建笔为陶瓷热工工程师;吴玉诚、戚银保、倪鸣皋、李方根为陶瓷机械工程师。其中张水贵、余昌仁、邵金生、余祖茂等4人被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聘请为特约研究员。1961年,中共景德镇市委、市人民政府为第二批技艺人员授誉,其中8人为陶瓷美术家、23人为陶瓷美术设计师、72人为陶瓷美术设计员。1964年,全市共有陶瓷美术家36人,热工、工艺工程师和陶瓷美术设计员230人。
  1965年,全市陶瓷工业中有工程技术人员740人,其中陶瓷工程制造方面有388人(工程师16人,技术员231人,助理技术员等141人);机械、电力等其他工程技术人员124人(工程师7人、技术员27人,助理技术员等46人)。在生产工人中,拥有技术操作熟练的技艺工人15370人,其中l级技工7477人;4—5级技工7203人;6-8级技工69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科技人员晋升职称停止,1978年以后,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重视智力开发,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979年,轻工业部授予王锡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80年10月,成立市科学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委员会。1982年4月,在陶瓷工业公司、景德瓷陶瓷厂、红星瓷厂、光明瓷厂分别进行统计专业和经济专业职称的评定试点工作。1983年7月,在艺术瓷厂进行工艺美术职称评定试点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开展。当年,省陶瓷工业公司系统有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64人、助理工程师153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2人、美术师68人、美术员39人。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