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坛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626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坛罐
分类号: K876.3
页数: 2
页码: 931-932
摘要: 坛、罐是一种盛器,其用途很广,既是实用品,又可作陈设瓷。坛、罐造型本属一类,容易混同,因此,没有准确的称呼。其造型特点均以圆形为主,饱满、粗犷,给人以浑厚、朴实之感。坛形体较大,高、宽的尺寸悬殊,口径、底径较小,便于存取物品和密封保管,多不加盖;罐形体比坛小,属矮型,高、宽尺寸相差不大,口径、底径较大,便于存取物品,一般有盖。
关键词: 陶器 瓷器品种

内容

坛、罐是一种盛器,其用途很广,既是实用品,又可作陈设瓷。坛、罐造型本属一类,容易混同,因此,没有准确的称呼。其造型特点均以圆形为主,饱满、粗犷,给人以浑厚、朴实之感。坛形体较大,高、宽的尺寸悬殊,口径、底径较小,便于存取物品和密封保管,多不加盖;罐形体比坛小,属矮型,高、宽尺寸相差不大,口径、底径较大,便于存取物品,一般有盖。坛、罐的器型多样,多以圆形、多角形和自然形为主,有敛口深腹圆鼓,圆肩或折肩,有大口,短颈,深圆腹,有高领鼓腹,短颈鼓腹等式样,其底部均为平底或圈足,其肩部有单耳、双耳、三耳及无耳之类别。景德镇制坛、罐的历史较早,宋代有瓜棱罐、天字罐;元代有荷叶盖罐、直口罐;明代器型更多,有法轮式罐、壮罐、梅瓶罐、双耳罐、蟋蟀罐、鸟食罐等;清代生产品种,器型亦十分丰富,以彩绘和各种单色釉制品为常见。
  1949年后,坛、罐的生产品种既有传统产品,又有新的品种。坛有11个系列68个品种;罐有3个系列15个品种。在规格大小上,大者为坛,小者为罐。日常生产的品种主要有天字坛、冬瓜坛、宝珠坛、腰鼓坛、花鼓坛、花篮坛、鸡心坛、喜字坛、球磨坛、三系坛、四系坛、泡菜坛、饭古等,其中喜字坛、冬瓜坛、宝珠坛、饭古等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罐的种类亦很丰富,一般分为有盖和无盖两种,有盖的如将军罐、参罐、饭罐、药罐等,无盖的如鸟食罐、蟋蟀罐、水罐、油罐、盐罐和盛放糕点的糖罐等。坛、罐的装饰画面,明快简炼,别具风格,既带有传统色彩,又具民族特色,其釉面有青花、釉里红、粉彩、新花等,画面有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罐
  荷叶形盖罐元代始作,因盖作荷叶形而名。器腹多压印竖条状纹,其盖沿的荷叶边曲线起伏平缓,纽较低。明宣德时,盖沿起伏较大,盖纽隆起,主要有彩绘和印花等饰。
  直口罐是元青花瓷中常见的罐式,直口溜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最大处内收;平底,一般口径大于足径,也有口径与足径相等的,整个造型显得肥矮。
   壮罐明宣德始制作,口底相当,腹颈略大,呈高筒状,釉面肥润,似有垂流,器身饰以青花海水锦纹,釉面平整。
   图5-4盖罐
   粥罐始于康熙,通体矮圆,腹部两侧各置二系,可穿铜环,以便提携。
   将军罐因器盖形似古代将军盔帽得名,始见于元代,以康熙生产最盛,至近现代仍生产。
  糖罐亦称糖缸,是咖啡具配件中的一个品种,主要用途装糖。其造型多样,一般与配套件中的壶相似。糖罐有2种型号,即有两个对称把手的糖罐,也有没有把的糖罐。糖罐的名称一般以配套的牌号或装饰称名,如春笋糖罐、异小莲糖罐、银环糖罐、青花玲珑糖罐等。糖罐的规格有大、有小,如大号琵琶糖罐口径7.2厘米,底径6.8厘米,外高12.3厘米,内深10.8厘米,肚大10.1厘米,重量8.1市两,容量550毫升。青花玲珑2号糖罐,口径4.7厘米,底径4.4厘米,外高7.8厘米,内深7.3厘米,肚大6.9厘米,重量3.4市两,容量180毫升。
  鸟食罐养鸟喂食的小罐。器型十分丰富,有平底罐,也有尖底如鸡心状的吊罐,罐上均附有一双小瓷环,用它系挂在鸟笼上,小巧玲珑十分精致。景德镇的鸟食罐首见于明宣德青花器中,其器型有腰鼓、元宝和盂等式。除传统的品种外,还有水罐和粟罐。罐式有帽筒式、棋子式,小如银杏。如帽筒式鸟罐,口径3.2厘米,底径3.2厘米,外高5,4厘米,内深5厘米,重量0.55市两。棋子式鸟罐,口径3.4厘米,底径3.4厘米,外高1.8厘米,内深1.4厘米,重量0.2市两。其装饰有脂红、天青诸色等。
  蟋蟀罐明代早期开始烧造。宣德时盛行鼓状造型,盖下凹,开贯钱形气孔。蟋蟀罐造型多样,方形、圆形、扇面、梅花、瓜棱、葵瓣等各式皆备。
   坛
  天字坛明代制瓷,因坛底用青花楷书“天”字款而名,其器形有大、小,高大者形如绍兴酒坛。其口大,短颈,肩浑圆,腹略收,平底。现景德镇生产的“天”字坛共有13种器型规格,最大的20英寸,最小的2.5英寸。如18英寸天字坛,口径14.5厘米,底径19厘米,外高39厘米,内深37.7厘米,肚大27厘米,重量88.8市两;坛盖,口径18.5厘米,外高11厘米,内深5.3厘米,重量15市两。最小的2.5英寸天字坛口径2.7厘米,底径3.5厘米,外高6.6厘米,内深4.8厘米,肚大4.6厘米,重量1.3市两。
   日月坛清康熙时制品,因其凸圆形盖及腹之左右饰半圈形,恰似日月而名。器型为短颈,肩微鼓,腹至底渐内收,底内凹。
   宝珠坛明成化始制,直口,平肩,圆腹下收,馒头形盖。
  鼓坛清康熙始制,器似鼓形,敛口,无盖,器身上下部环凸对称乳钉装饰,坛身两侧贴塑兽面衔环铺首,产品延至今有腰鼓坛、花鼓坛等。其规格有10—2英寸共9种规格。如8英寸花鼓坛口径11厘米,底径10.6厘米,外高20,8厘米,内深18.9厘米,肚大17.1厘米,重量26.2市两。2英寸花鼓坛,口径4.5厘米,底径3.9厘米,外高6.5厘米,内深5.2厘米,重量1.5市两。
  冬瓜坛因器身形似冬瓜而名。清道光新创器型,收口丰肩,器身呈高筒形,器有大、小,大器分有盖与无盖两种,小器均无盖。如大号冬瓜坛口径9.5厘米,底径12.7厘米,外高26.8厘米,内深25.2厘米,肚大22.6厘米,重量35市两。以粉彩器为常见,多以瓜碟和白菜等为饰。
  喜字坛亦称青描坛,因器身均用青花描双喜字而名。是70年代以前结婚陪嫁必不可少的用瓷,形体饱满,器型规格有大、二、三、四种。大号喜字坛口径11.8厘米,底径18.7厘米,外高28.5厘米,肚大25.3厘米,重量60市两。四号喜字坛口径9厘米,底径13,7厘米,外高21.2厘米,肚大18.7厘米,重量29市两。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荷叶形盖罐
相关作品
直口罐
相关作品
壮罐
相关作品
粥罐
相关作品
将军罐
相关作品
糖罐
相关作品
鸟食罐
相关作品
蟋蟀罐
相关作品
天字坛
相关作品
日月坛
相关作品
宝珠坛
相关作品
鼓坛
相关作品
冬瓜坛
相关作品
喜字坛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