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浮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58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浮雕
分类号: TU767.8
页数: 1
页码: 810
摘要: 浮雕俗称堆雕,同圆雕并行发展。但它不同于圆雕,能立体于空间,具有长、宽、深的三维面,浮雕有着虚幻和实体塑造的双重成份,具有平面地塑绘性质,它主要是在平面体上堆陶瓷泥料雕刻出人物与动物、天云与渔浪、花草与虫鱼、飞禽与走兽等品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的作品。景德镇元代的《白蛇传》戏曲人物瓷枕,枕体堆雕成舞台、铺棚彩结、窗栏花围、精巧柔美。
关键词: 雕塑 浮雕

内容

浮雕俗称堆雕,同圆雕并行发展。但它不同于圆雕,能立体于空间,具有长、宽、深的三维面,浮雕有着虚幻和实体塑造的双重成份,具有平面地塑绘性质,它主要是在平面体上堆陶瓷泥料雕刻出人物与动物、天云与渔浪、花草与虫鱼、飞禽与走兽等品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的作品。景德镇元代的《白蛇传》戏曲人物瓷枕,枕体堆雕成舞台、铺棚彩结、窗栏花围、精巧柔美。舞台四面分别演出四段折子戏、组成剧,构思奇妙、制作巧夺天工,是独具匠心的杰作。
  民国时期有曾经风行一时的《蚕食》等浮雕作品。20世纪50年代有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的《孔雀牡丹》、《松鹤延年》、《锦鸡菊花》、《紫授梅花》四块漆板镶嵌装饰瓷雕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浮雕《井岗山》,运用绘画和浮雕相结合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革命圣地井岗山的英姿。 浮雕有堆釉和堆泥两种:浮雕品种多为平面坯体的附属品,创作者要考虑处理好作品的主次关系,突出浮雕本身,以小三角刻刀借坯体平面细心刻成一组情节性强的浮雕内容。操作时注重作品的清爽度。堆釉是用毛笔蘸取白釉浆在施好色釉的坯体上堆填纹样,堆釉因釉料在高温烧炼中会流动,故画面形象必须概括简练。但釉质透明、可充分利用其特点来表现物体轻重、厚薄等不同质感,具有其他装饰方法所不及的特殊效果。手工堆釉虽然效果好,但生产效率低,至1985年大量生产已采用特制花纹模板将白釉浆转于坯体,且往往和颜色结合运用,以增强装饰的色彩效果。
  堆泥也称堆花,是用泥浆或各种不同色泽的彩泥(包括用一些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的泥料)用手指式笔在坯体表面堆出各种浮雕状的纹样。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