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32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分类号: D631.2
页数: 1
页码: 437
摘要: 本节讲述了景德镇市公安打击刑事犯罪工作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刑事侦查 刑事犯罪

内容

打击刑事犯罪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但从各个时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时要采取集中的、统一的行动。
  1953年,刑事案件的发案比上年上升71.5%。1954年,遵照江西省第九次公安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市内具体情况,市公安局制定和实施了打击刑事犯罪的工作计划。从3月18日起,组织大批干警,通过深入群众进行调查摸底,掌握了一批刑事犯罪分子,于3月28日,全市统一行动,共捕获各类刑事犯罪分子42名。4月7日又捕获各类刑事犯罪分子24名,国民党统治时期形成的盗窃团伙“五大图”也被一网打尽。两次搜捕的对象主要有惯盗、妓女、拐骗、流氓、台基(容留卖淫和嫖宿)、窝主、赌棍等。5月11日,成立侦破积案工作委员会,下设8个侦破小组,共组织40余名干警投入战斗。从6月3日开始,利用黑板报、宣传车、有线广播、张贴标语和举办赃物展览会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动员群众同刑事犯罪分子斗争。
  1983年,中共市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实行全党动员,全民发动。从8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8月19日,中共市委召开市属各单位党员负责干部会议,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召开人大委员、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会。自1983年8月至1984年8月为第一战役,打了3仗,自1984年9月至1985年8月为第二战役,打了4仗。全市各级公安、司法、宣传机关,紧密配合,利用宣传橱窗、宣传栏、黑板报、幻灯、有线广播和举办宣传周及法纪展览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给流窜、逃跑在外的犯罪分子指明出路。市、县、区各级党政领导,组织了1700余人参加统一行动。市、区公安分局、派出所与街道、乡村联合召开在逃犯家属亲友座谈会,动员他(她)们规劝犯罪分子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出现了一些送亲友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事例。共搜捕各类刑事犯罪分子2184人,摧毁犯罪团伙138个,缴获枪支5支,各种凶器226件,子弹56发,雷管2069只;炸药332公斤;赃款赃物折款14.4万元。经过这次打击和依法从重从快处决一批罪犯后,犯罪分子受到震慑,其活动有所收敛,街头巷尾流氓滋事、打群架、捅J1子、拦劫、侮辱、强奸妇女等案件明显减少,非正常状况逐步得到扭转,人民群众增加了安全感。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