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河街道地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543
颗粒名称: 昌河街道地名
分类号: K925.6
页数: 3
页码: 115-1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昌河街道地名统计概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昌河街道 地名

内容

昌河第一区
  位于厂部北侧。东邻九九九厂,西郊雕塑瓷厂,南至朝阳路,北至芦家山、李家坳。面积约1平方公里。6个居委会,有各式楼房139栋,居民2295户,8810人,回、满、朝鲜族102人,余均汉族。区域内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宽阔平整的水泥路9条,还有食堂、医院、学校、浴室、体育场、俱乐部、商店、粮站、银行、邮局、农贸市场等。解放前此地是一片荒山,茅草丛生,豺狗成群,人们称此地为茅狗畈,后改称茅家畈。1969年建厂以来,成批建造楼房宿舍,现已形成了昌河第一生活区。
  昌河第二区
  位于厂部西南方5500米处,画眉楼北侧。东至湖田南山坡,西邻602研究所山坡,南起景三公路杨梅亭路口,北至湖田牛山。面积约0.4平方公里。有一条水泥马路贯穿南北与景三矿区公路相通。区内设有学校、俱乐部、商店、粮站、浴室等。建国前至1969年是山岭田地,百年前此地有几户无名小山庄,其中有一大户门楣上边画有花鸟山水画,得名画门楼,因“门”、“眉”音相近,后来叫成画眉楼。1969年昌河机械厂迁此,在杨梅亭兴建宿舍,形成第二生活区。
  昌河东路居民委员会
  以辖地昌河东路命名。驻昌河街道办事处内。东自昌河东路210栋至220栋,西自昌河中路保育院至劳动服务公司,南自朝阳路215栋至218栋,北自昌河东路210栋至昌河中路五七服务部。另在新厂东路南侧大鸡头处有1至11栋平房。有楼房、平房30栋,11个居民组,422户,1623人,其中回、满、朝鲜族22人,余均汉族。1984年由花园路居委会分出成立。该会1985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有文明大院1个。
  昌河东路
  因位于一区东面而得名。南自朝阳路,北至芙蓉路口。长420米,宽8米,水泥路面。1973年修建。此地原是山沟、田垄,旧名窑圩里。
  昌河西路
  因位于一区西侧而得名。南起朝阳路,北至友谊路。长540米,宽11米,水泥路面。1972年修建。驻有昌河综合商店,农贸市场、厂房产科。此地原是山沟田垄,旧名邓家垄。
  昌河中路
  因位于居民区中心而得名。南起朝阳路,北至厂医院。长885米,宽8.9米,水泥路面。1973年修建。驻有厂保育院、基建处、劳动服务公司、机械加工厂、银行分理处,街道办事处、厂医院。此地原是荒山农田,北段是窑家圩、芦家山,南段是窑坞里。
  昌河北路
  因位于一区北侧而得名。南起新厂东路,北至朝阳路。长530米,宽19米,水泥路面。1972年修建。原名文化路,1983年改今名。驻有厂招待所、厂运输科、厂中学。昌河飞机制造厂厂部亦设于此。此地旧时是一片山地农田。
  芙蓉路居民委员会
  以辖地芙蓉路命名。驻昌河街道办事处内。东起昌河东路211栋至314栋,西自昌河中路301栋至304栋,南自昌河中路银行分理处至211栋,北自304栋至314栋,辖昌河中路420栋至421栋。有楼房、平房20栋,10个居民组,367户,1361人,满族13人,余均汉族。1970年成立。原名黄洋界居民委员会,1972年易名昌河居民委员会。1976年改称第三居民委员会。1979年改称第二居民委员会。1982年易今名。
  芙蓉路
  因路两侧种有芙蓉花而命名。东至昌河东路,西至昌河中路,长250米,宽7米,水泥路面。1974年修建。原是松林山岭,旧名张家山。
  友谊路居民委员会
  以辖地友谊路命名。驻昌河街道办事处内。东自昌河中路419栋至903栋,西自昌河西路417栋至907栋,南自419栋至昌河西路412栋,北自903栋至907栋,另有昌河中路北端医院宿舍楼和东侧抚州山801栋至807栋平房。有楼房、平房21栋。10个居民组,360户,1502人,其中满族15人,余均汉族。1970年成立,原名黄洋界居民委员会,1972年易名昌河居委会。1976年改称第三居委会。1979年改称第四居委会。1982年改称今名。1985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友谊路
  以美好愿望命名。东起昌河中路,西至体育路。长270米,宽9.5米,水泥路面。1982年修建。此地原是土山、农田,旧名黄土山。
  林园路居民委员会
  以辖地林园命名。驻昌河街道办事处。东自昌河西路412栋至413栋,西自503栋至504栋,南自林园路街心花园至厂办小学,北自昌河西路412栋至515栋,含林园路508栋至509栋。有楼房、平房32栋。11个居民组,383户,1463人,回、满、朝鲜族29人,余均汉族。1970年成立。原名黄洋界居委会,1972年易名昌河居委会。1976年改称第四居委会。1979年又改称第三居委会。1982年改称公园路居委会。1986年易今名。
  林园路
  因路东段有一街心花园,原命名为公园路,后因与西郊街道公园路重名而易今名。东起昌河中路,西至厂办小学。长360米,宽5.4米,水泥路面。1973年修建。解放前此地是松林山坡,旧名六茅窠。路段有厂浴室、冷饮店。
  体育路居民委员会
  以辖地体育路命名。驻昌河街道办事处内。东自体育路913栋至昌河西路606栋,西自516栋至520栋,南自913栋至516栋,北自520栋至606栋。另有体育路北端701栋至708栋。含911栋至912栋,601栋至603栋,有楼房、平房23栋。9个居民组,407户,1718人,其中回、满族13人,余均汉族。1970年成立,原名黄洋界居委会。1972年易名昌河居委会,1976年称第七居委会。1979年又改称第五居委会。1982年改称今名。1985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体育路
  因位于体育场西侧得名。南起朝阳路,北至体育路北端708栋。长810米,宽10米,水泥路面。修建于1973年。有厂工会、邮局。此地原是山坡、农田,旧名王家仓。
  花园路居民委员会
  以辖地花园路命名。驻昌河街道办事处内。东起昌河中路101栋至106栋,西自体育路111栋至116栋。南起朝阳路邮局至101栋,北自116栋至106栋。辖花园路107栋至109栋。有楼房13栋,10个居民组,356户,1143人,其中满族10人。1970年成立,原名黄洋界居委会,1972年易名昌河居委会,1976年改称第一居委会,1982年改称今名。
  花园路
  因位于厂花园而得名。南起朝阳路,北至林园路。长210米,宽11米,水泥路面,修建于1973年。此路段驻有厂医院门诊部、厂生活服务公司。这里原是山沟田垄,旧名邓家垄。
  杨梅亭居民委员会
  以辖地杨梅亭命名。驻杨梅路201栋109号。位于厂部西南方,离厂部约5000米。东自杨梅路101栋至109栋,西自202栋至214栋,南自101栋至202栋,北自109栋至214栋,另外在离驻地900米处的湖田牛山,有301至305栋楼房。共有楼房、平房29栋。11个居民组,345户,1314人,其中回、朝鲜族13人,余均汉族。1970年成立。原名黄洋界居委会。1972年易名昌河居委会。1976年改称第八、九居委会。1979年又改称第六居委会。1982年改称今名。
  杨梅路
  南北与景三矿区公路相通。长529米,宽7.5米,水泥路面。1972年修建。驻有生活服务公司、食堂、保育院、厂办中学、厂门诊部。此地过去是荒山野岭,原名杨梅亭,现袭用原名。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