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增活力 挖潜力上效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 (一九八七)》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239
颗粒名称: 改革增活力 挖潜力上效益
分类号: TQ174-54
页数: 2
页码: 136-13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景德镇陶瓷工业公司的改革增活力挖潜力上效益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陶瓷工业 景德镇 1987年

内容

本人简历:1933年8月5日出生,1953年参加工作,1955年入党。曾任新生、第九瓷厂工会主席,市总工会生产、宣传部副部长,市计委“增节办”负责,市委工交部“大庆办”主任,宇宙、东风瓷厂党委副书记,1987年十月份调任昌洲瓷厂厂长。
  昌洲瓷厂是省陶瓷工业公司直属集体所有制的陶瓷加工单位。1987年1-9月份,由于白胎瓷供应不足,锦炉维修、危房改造以及管理不善等因素、面临生产少、成本高、开支大、企业亏损、资不抵债的”困境”。鉴于这个现实,为了把全厂干群发动起来,齐心协力,攻破难关,在建立与健全产、消耗定额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改革企业分配制度,把“包”字引进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层层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厂部把主要经济指标层层分解,包到车间、班组和个人,把责权利捆在一起,把企业经济效益与职工的工资、奖励挂起钩来,先后与车间,包装组、供销科签订了承包合同。第一线生产职工,实行“一浮四挂”(全计件浮动工资、挂产量、质量、消耗、文明,生产)经济责任制。行管人员实行“三浮动”(浮动工资、职务、岗位)的经济责任制,根据组织考察和群众群议的结果确定工作成绩和报酬。从而克服了责任不清,目标不明,好坏不分,奖罚不硬的问题,全厂干群生产、工作责任感大大增强,从10月份开始,企业经济效益扭亏为盈。同时,从开发新产品、新花面着手,大搞产品上档,花面创新,成功地试制了金竹叶新花面茶杯和江南春色、北国风光山水、雪景茶杯等七种新花面,不仅提高了花面档次,由六类提高到九类,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而且深受客户欢迎。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 (一九八七)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 (一九八七)》

本书概述了1987年景德镇陶瓷工业深化改革,把握机遇,推动陶瓷工业的大发展与陶瓷文化的繁荣。详细介绍了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企业的改革改制和各项工作的新进展,促进了陶瓷工业的稳定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夏满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