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乐平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平市年鉴1993》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140
颗粒名称:
乐平镇
分类号:
K297.56
页数:
3
页码:
196-1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3年乐平市乐平镇的概况,其中包括了位置面积、历史沿革、区划人口、主要街道、乡镇企业、农业、第三产业、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党政领导名录等。
关键词:
乡镇
概况
乐平镇
内容
【位置面积】 位于市境中偏西部乐安河北岸。因乐安河别称洎水,故民国中曾一度易镇名为“洎阳”。镇东与接渡镇相邻,西与乐港镇张家桥相接,南有洎阳大桥与墈上乡相连,北有李家岭立交桥与后港乡相通。乐德铁路在镇区西北与皖赣铁路接轨;乐上、乐江、田乐、黄乐4条省级公路干线在此与206国道交汇。镇区是乐平市的交通中心,是赣东北地区交通要冲。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街区面积4.9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镇区古代即是“闽越”通往中原的“襟领”,四方客商泊舟驻马之地,物资集散之区。远在南朝陈代(557—589年)即于此置镇设官治理。初名“会昌镇”。唐会昌六年(846年),为避讳皇帝年号改名“花靥镇”。相传当时镇区桂花树极多,街巷掩映在桂花丛林之中,故有“花靥”之名。唐中和三年(883年)迁县治于此,知县兼任知镇。此后一千余年来一直是乐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区划人口】 镇区设东、北、西3个街道办事处,近郊有中店、镇东、邹家、庞公、湖腰畈和城郊6个村公所。1993年全镇有常住人口7.8万人,外地驻镇经商办厂的寄住人口3285人,共计约8.13万人。
【主要街道】 镇区街道干线呈“井”字形布局:
东西向的两条,第一条是人民大道横列镇区北部,西至李家岭立交桥,东至童家山,全长3000余米,宽30米,水泥路面。第二条由站前路、西大街、东大街组成,西起火车站,东至东门口集贸市场,全长2000米,站前路宽30米,东西大街宽15米,全部水泥路面。
南北向的两条,第一条路由景乐路和昌乐路组成,两路相接于西门口广场,并与站前路和西大街相交,全长3000余米,宽30米,水泥路面。这条路北起李家岭立交桥,南至张家桥北。与西门口广场相接的4条街是全市最繁荣的商业街。全市最大的集贸市场西门农贸市场以及蔬菜批发市场、赣东北大市场都在这一闹市区。第二条路由向北大道、新北街、南大街、南外街组成,北起湖腰畈,南至洎阳大桥,全长3000余米,向北大道宽30米,其余3条街宽15米,水泥路面。这条干线与人民大道、环城北路、东西大街分别相交于文明电影院、工人文化宫和大寺上。文明电影院路口是繁忙的交通孔道,乐上、乐江、黄乐公路经此通过;工人文化宫路口是新兴的商业区,也是市内重要的通道;大寺上是旧城区中心,至今仍是商业繁盛之处。
迎宾大道、沿河街、环城路(分东、北、西3路)、联盟路、观音泉路、东风路等,也是镇区比较大的街道。其中迎宾大道、环城北路都与闹市区——西门口广场相连,商业都很兴旺。
此外,镇区还有近百条街巷,老北街是其中最长(1000多米)的一条,它依然保留着古老街道的风格。
【乡镇企业】 1993年镇办企业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狠抓技术改造,强化企业管理,使企业在竞争中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镇党委、镇政府还大力促进和扶持街道和村办企业的发展,促进合资和股份制企业发展,成效非常显著。全镇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8918亿元。较上年增长86.97%。其中,镇办企业产值为4877.62万元,占总产值的25.8%,较上年增长17.74%;村办、街道办企业为2000万元,占总产值的10.6%,较上年增长112.3%;联户办企业为12041万元,占总产值的63.6%,较上年增长139.43%。全镇乡镇企业上交税金874.28万元,超过计划任务数的39.95%,较上年增长52.36%。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百强乡镇”第十名。
镇办工业企业花大力气引进技术,着力进行重点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成效。橡胶厂投资35万美元购进台湾产真空硫化机,已安装就绪投入生产。该厂还引进合成丁基胶生产技术,替代天然橡胶生产药用瓶塞获得成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铝材制品厂投入500万元技改资金,进行铝合金生产线扩建,年底厂房全部竣工,机器设备安装就绪,进入调试阶段,1994年初可投入正式生产。村办企业,特别是联户办合资企业发展尤为迅速。全镇一年中兴办了7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开发了4项新产品,展现出蓬勃兴起的生机和高速发展的势头。1993年实现全镇乡镇工业总产值7105万元,较上年增长75.48%。
【农业】 1993年,镇郊6个村公所共有耕地517.5公顷,农业人口15106人,人均耕地0.0342公顷。全镇农业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以田藕、芹菜为主的蔬菜生产,甘蔗种植面积也有扩大。在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主攻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早稻播种面积在调减15.5公顷的情况下,仍收获粮食2454.3吨,单产达到7200公斤/公顷。市郊农民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观念转变很快,积极大胆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他们的生产已经步入以市场为导向的境界,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中店等地在新观念的指导下为满足市场要求,着力扩大甘蔗生产和畜禽饲养、水产养殖业。全年鹅鸭存笼80300羽,产禽蛋132吨,较上年增长41.65%;生猪6120头,水产品73吨,分别增长10.59%和21.46%。全镇农业总产值实现957万元,较上年增长6%。农村人均纯收入120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24元高276元。
【第三产业】 镇区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蓬勃兴起。交通要道、集贸市场、居民住宅区饮食服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居民住宅区的早餐早点营业非常兴旺。各街道、村公所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着力发展服务网点。湖腰畈、庞公等村公所依托交通站点,兴办了短途运输服务业;中店等村公所村民,根据城市发展和市民、客商对市内交通的要求,组织了人力三轮车服务队,大大方便了旅客和市民,提高了经济效益。
【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城的要求和城区文明共建的精神,为将乐平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健康向上的新型文明城市,早日跨入国家卫生城行列,积极开展宣传,提高了市民创建国家卫生城的参与意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了“五好家庭”、“文明楼院”创评活动,全镇共评出五好家庭3328户、文明户665户、文明楼院151座、文明街巷43条、受表彰的“五好家庭”28户。继续狠抓了以“门前三包”责任制为重点的街道环境卫生工作,配合市环卫所,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检查、监督,并将城市管理纳入了经常化、制度化轨道。
【教育卫生】 镇区有4所中等学校,其中普通中学3所(含职业高中)。镇辖小学10所。1993年,小学在校学生680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巩固率99.5%,全镇已基本普及8年义务教育。镇区有公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54名;街道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268名;民办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518名。
镇区有5所公立医院(6个门诊部)。其中第二人民医院为镇辖医院,1993年有医疗技术人员77名,病床50张。镇妇幼保健、防疫、免疫和卫生执法监督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继续深入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加强了晚婚晚育的宣传,加强了婚前教育和孕前管理。全镇育龄夫妇普遍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建立了计划生育卡,计划生育率达到93.2%。人口出生率为9.0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9‰。
【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基本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防危控制能力明显提高。1993年,全镇共发生案件313起,其中刑事案件84起,较上年下降35%。刑事案件破案81起,破案率为95%;治安案件229起,查处率100%。追捕逃犯58人,其中21人投案自首。对民事案件及时进行了调处,调处率达100%。(鄢兴新余水才)
【党政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邓水根
副书记:余有水 鄢兴新 傅金兰
吴元邦
委员:刘朝阳 吴强 徐锡周
王光俊
镇长:余有水
副镇长:刘朝阳 杨全德 江和生
马兴良 李忠东
科技副镇长:陈凤标
纪委书记:吴强
人武部长:徐锡周
东街办事处主任:方锦明(93.12任)
北街办事处主任:杨全德(93.12任)
西街办事处主任:徐玉英(93.12任)
知识出处
《乐平市年鉴1993》
本年鉴设特载、概貌、重大活动、重大决策、市委、个人、政府、政协、纪检、武装、群团、政法、综合经济管理、农业、工业、乡镇概况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