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邮电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282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邮电管理
分类号: F632.756
页数: 4
页码: 346-349
摘要: 本章记述的是景德镇市邮电管理包括邮政通信管理、电信通信管理、技术管理、通信质量管理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邮政 邮电管理

内容

第一节 邮政通信管理
  服务网点管理 邮政通信的网点局,(所)、通邮邮路和投递路线的调整、增设或者撤销,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方案,说明理由,报请江西省邮电管理局批准,方能实施,市局无权自行变更。
  业务管理 解放初期,由于邮政通信服务项目少,通信业务量有限,因此,邮政局实行二级管理,邮政通信生产,设有邮政营业组、邮件组和投递组。邮政营业的业务管理,由邮政营业组的组长负责管理;邮件分拣、邮件接发的业务管理,由邮件组的组长负责管理;邮件投递的业务管理由投递组的组长负责管理。邮政业务管理,主要是贯彻实施邮电部统一制订的邮政业务规程和实施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为保证全程全网、确保通信质量而制订实施操作细则。1960年,由二级管理改为三级管理,成立邮政科,下设有邮政营业组,邮件投递组和报刊发行组。1985年,邮政科下设班组有:邮政营业组,邮件组,邮件投递组,出件转运站和报刊发行组,其业务管理,按其业务性质,由各相关业务组长负责管理。
  邮政通信业务管理的日常工作是:(1)制订营业时间,以牌出示,按时开门对外营业服务。(2)确保时限频次,不得任意更改,各个生产环节的处理时限,发班时间、投递频次和投递的邮路和投递点,按规定贯彻执行。(3)邮件交换验收,严格执行规定的交接手续,在邮件交接处理中,严格执行按邮件清单逐件勾核,严明业务操作。(4)邮件的进、出口,每天必须汇总核对,保持数量相符,使邮件平衡合拢无误。(5)根据生产程序的各个环节,必须把好质量关,上工序为下工序服务,进行质量自检互查,确保全程全网质量。(6)加强业务宣传和邮政业务介绍。在乡邮投递方面,实行“排单”管理,对农村邮件的投递,实行定路线,定投递点、定人员、定班次和出班时间。1985年起,农村部分邮路实行“承包”。农村邮路投递的业务管理,按邮路分布情况,由相关邮电支局(所)管辖,并由农村邮电科乡邮管理员统一负责管理。
  邮运设备管理 50年代以前,邮运设备简陋,接发邮件仅有大板车、三轮车,邮件投递仅城区备有少量自行车。随着邮电事业的不断发展,邮运设备不断增加。为了加强邮运设备的管理,分别成立汽车队、自行车维修室,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邮件运输安全、准点。
  第二节 电信通信管理
  通信设备维护管理 从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设备的维护工作,始终贯彻执行邮电部颁布的《设备维护规程》,各个专业的不同设备,根据各相关的维护规程规定的维护周期,按年分月制订设备维修作业计划,报请江西省邮电管理局电信处审批后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各专业设备维护则根据年表编制当月分日的“作业计划执行表”,分给有关设备的包机人员执行,包机维护人员按月总结上报专业科室——电信科,对设备中存在问题编制下月计划后照章执行。上述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冲击。1979年,恢复设备维护工作,虽然“年表维护计划”仅报省局存查,均仍按各专业“维护规程”中对设备维护周期,编制维护工作安排执行,由各相关维护小组组长督促贯彻执行,并直接由各专业科室负责管理。市内电话杆线设备及电缆设备的维修工作,采取配网工程和设备维修同时并举,协调开展的管理方式,以保证设备维修和工程施工两不误。
  业务管理 电信通信业务,按专业分为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和电报(含有线和无线)通信三个方面。
  长话通信业务管理 根据业务规程要求和结合实际情况,要求做至态度和蔼可亲,用语简练,做到“请”字当头,“好”字结尾,并报以“工号”加强话务机台人员责任感和用户之监督。在业务操作上,做到抓好机上“复述复核”,做到准确、迅速。提高长话电路利用率和接通率,开展长话电路“一条龙”竞赛活动,确保全程全网长话通信畅通。长话业务管理,建有业务话单稽核员,对每天的话单填写、工号、计费时间和话费额进行稽核,并对来、去、转话话单分别进行业务量统计,定期开展长话业务学习和业务分析会议,不定期走访用户,发征求用户意见函,长话业务管理工作,由长话业务指导员协同长话组组长共同管理。
  市话通信业务管理 1983年以前,景德镇市的市内电话通信是人工制电话,根据市内电话业务规程和市人工制电话接续操作细则进行管理,主要抓服务用语,应答和撤线时限、接线次数、席间的协作配合。要求用语和蔼可亲、简练,在接续操作上应答快、撤线快、接续准确。市话业务管理由市话组长负责。业务指导员协同组长,经常组织开展操作练兵活动,定期开展业务分析会议,不定期走访用户和发征求用户意见函以改进工作。1984年1月,市内自动电话开通后,设有市话营业组,专人负责市内电话的装、拆、移机工作。装机“放号”、用户卡片和费用稽核,业务管理工作由市话科长负责。
  电报通信业务管理 主要是贯彻执行邮电部统一制订的《电报业务规程》。根据景德镇市的电报通信设备情况,主要从报底稽核、机上操作、操作技术、机上复核、原始记录的登记统计,电路“一条龙”活动开展业务管理工作,以明确全程全网通信畅通。在无线电报方面,除贯彻执行《业务规程》外,对无线“频率”进行严格管理,电报组设有电报业务指导员,协同电报组长管理。
  农村电话通信管理 1953年,农村电话由邮电局管理后,设农村电话管理员,负责农村电话的管理工作。邮电局实行三级管理后,成立农村邮电科,设有农村电话管理员和农村电话业务员,分别对农村电话的机线设备维修,更新改造和农村业务的管理。机线设备的维护,执行邮电部制订的《农村电话机线技术维护规程》,并依据“长途电信维护管理办法”,结合农村电话设备情况,对机线设备实行包机、包线责任制,编年、月维修作业计划,经农话管理员审批后执行,管理员定期、不定期地对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实行工作有计划、考核有依据的管理。日常业务由有关支局(所)负责管理,主要抓日常的话务业务用语、服务态度、接续操作技术和农话资费的管理工作。
  第三节 技术管理
  50年代,邮电通信实行二级管理期间,技术管理由相关班组负责。1960年,实行三级管理后,技术管理电信科、邮政科负责。80年代初,逐步建立技术管理系统,从局领导到各专业科室及下设的班组,都设有技术人员专管技术工作。技术管理,主要日常工作是: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制,对各专业科室、班组的全面技术工作负责;贯彻执行邮电部及江西省邮电管理局制订的《通信设备技术维护规程》和细则;审定各专业班组的设备维修、大修和设备维修作业计划,并组织实施;编制审定和上报有关设备改造、更新计划,经上级机关审批后组织实施;抓好设备的小改小革和技术革新;组织和协调有关安全生产和节能等方面的技术问题,组织业务技术培训和业务技术的操作比赛活动;组织和协调管理好各专业科室,班组的技术档案、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入档。
  第四节 通信质量管理
  1982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为抓好通信质量管理,确保通信高质量,1985年,成立市邮电局质量管理委员会和“TQC”办公室,全局注册的“QC”小组有25个,同时制订并执行制订质量管理制度。按制度规定:各班组每周召开1次质量分析会议,找出质量隐患和有碍通信质量的苗头,采取预防措施;每月召开一次全局质量分析会,以协调各工种、各专业科室的通信质量。1984年,推行方针目标管理。1985年,在江西省邮电“QC”成果发表会议上,市邮电局邮政营业“QC”小组被评为省邮电系统优秀“QC”小组,电信营业“QC”小组、长话“QC”小组和载波“QC”小组被评为省邮电先进“QC”小组。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景德镇市志-第四卷》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卷下限止于1985,记述了景德镇的计划志,统计志,物价志,标准计量志,工商行政管理志,财政志,税务志,金融志,审计志,交通运输志,邮电志,粮食志,商业志,对外贸易志,物资志,房地产管理志,环境保护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