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0350
颗粒名称: 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22.7
页数: 10
页码: 339-3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1-9112年景德镇市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科技信息、活动、科技管理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科学技术 经济建设

内容

【概述】 1991~1992年,全市科技工作坚持“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围绕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好工业和农村科技工作,不断开拓技术市场,推动了全市科技进步。
  工业科技进步。全市投入的科技经费1937万元(通过科委口下达给全市地域单位的经费),其中,国家、省科委带项目下达的科技三项费70万元,省科委切块给市安排项目的科技三项费40万元,市科委、市财政带项目下达的科技经费110万元,科技贷款903万元,企业自筹814万元。鉴定科技成果155项。1991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国家星火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星火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83项。列入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计划项目2项;实施国家级、省级“火炬计划”项目5项,新增产值1279.9万元;实施国家级、省级“星火计划”项目4项,新增产值462.8万元;列入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9项。工业科技研究与开发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研究和开发高起点的关键工艺和技术;二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三是节能技术的引进开发。科技经费的投资重点也向以上三个方面倾斜。
  农村科技工作。随着农村“科技兴农”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而的工作:一是在昌江区吕蒙乡、浮梁县湘湖乡、乐平县众埠镇3个科技示范乡(镇)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工作,重点推广农村先进适用技术;二是加强全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开展农村乡镇科技达标活动,把科技兴农推向纵深发展;三是为促进“三高”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建立和扶植4个优良品种的繁育和示范基地:浮梁县湘湖乡东安村果树苗木繁育基地、浮梁县西湖乡食用菌制种栽培基地、市农科所家禽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和特种水产养殖示范生产基地、市林科所笋用竹和特用经济林育种基地;四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普宣传,根据农事季节,组织“科技宣传大蓬车”,到农村巡回宣传,开展农技咨询、服务,组织农技人员对农村干部和农民进行针对性培训,两年来,全市累计培训农村干部和群众约10万人次。
  科技管理工作。组织完成了省级科技进步奖、星火奖的申报和市级科技进步奖评审、授奖工作。根据省下发的省科技进步奖和省星火奖的评审条件,两年组织申报省科技进步奖18项和省星火奖2项;组织完成了景德镇市1987~1991年度市级科技进步奖的评审、授奖工作,从申报的360项科技成果中评出一等奖11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50项。技术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已领取“技贸许可证”的单位42个,其中部、省、市属企、事业单位20个,科技中介机构4个,科技开发机构6个,集体性质10个,个体2个,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03份,成交金额1896万元;1991年以来市引进智力办公室,已向省申报引进“国外技术”及“国际合作”项目24项,为5个厂家引进了国外专家。
  科研机构状况。全市有科研所14个,其中部属所2个,省属所1个,市属独立科研所5个,局(公司)所属所6个。另有民办科研所5个。市属以上科研机构职工总人数2748人,其中科技人员1502人,开展科研课题83项,两年发表科技论文126篇,1992年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2项,收入达到628万元。1991年通过对科研机构考评,市科技情报所获省级科研所优胜单位,市林科所获市级科研所优胜单位。
  科技规划、调研、情报信息工作。两年内,共安排软科学研究课题14项,已完成9项,同时组织编制了《景德镇市科学研究业和技术市场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景德镇市科学技术志》资料长编的编纂工作;编辑出版《决策信息》12期,开展情报调研5项,举办业务培训班12期,开展文献资料服务接待读者3000人次,完成翻译量30万字。
  专利工作。全市有专利代理机构1个,专利代理专、兼职人员6人。共代理专利申请62项,组织专利技术实施21项。在专利实施项目中,有2项获江西省专利技术优秀项目。通过专利技术项目实施,两年新增产值1875万元,新增利税450万元。(胡薇)
  科技信息、活动
  【参加全国火炬高新技术产品展交会】 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向商品转化,开辟国内外市场,1991年6月18~22日,市科委组织轻工部陶瓷研究所、602所、景德镇陶瓷学院、市陶瓷传感器研究所、897厂、999厂、740厂、4321厂8个单位,携带经筛选的16个高新技术产品项目赴深圳,参加国家科委举办的“全国火炬高新技术产品展交会”,经展交会组委会评定,市有12个项目获奖,其中获金奖5枚,银奖6枚,铜奖1枚。(江晖)
  【参加第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 由中国发明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1991年10月23日~11月2日在西安市举行,市科委从全市征集技术成熟、水平较高的发明或专利项口中,筛选出7个项目参展。在本届展览会上,市陶瓷传感器研究所研究的天然瓷石(土)制作的湿敏电阻元件获本届发明展览会银奖,国营999厂和东南大学联合研制的介质滤波器、省陶瓷研究所研制的稀土尾矿青瓷、浮梁县鹅湖面砖厂研制的薄胎瓷雕系列产品(灯具)获本届发明展览会铜奖。(江晖)
  【参加国家级科技奖暨优秀项目展览会】 由国家科委、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组办的“1991年获国家级科技奖暨优秀项目展览会”于1991年11月16~19日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举行,市有二项荣获国家发明奖的项目参展:1、由市建国瓷厂邓希平研制完成的《彩虹釉》;2、由市陶瓷传感器研究所陈建国研制完成的《天然瓷石(土)制作的湿敏电阻元件》。
  (江晖)
  【参加江西省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展览交易会】 由江西省科委、江西省专利局联合举办的“江西省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展览交易会”,于1991年12月16~19日在江西省展览馆举行,这是全省首次专利展览交易会.市科委组织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学院、航空航天部六0二所等单位的16个项目,分陶瓷、卫生、机械类送展,有12项获奖,其中获金奖5项,银奖6项,铜奖1项。
  (江晖)
  【科技兴市总体构想调研课题通过评审】 由景德镇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承担的“景德镇市科技兴市总体构想”软科学研究课题,1992年3月14日通过市级鉴定。该课题详细阐述了国内科技兴市发展概况,总结做法与经验,科学地分析了景德镇市科技兴市的依据和有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市科技兴市的战略构想、战略目标、发展重点、措施与步骤,符合市实际情况。其中所提出的政策规章、资金投入、科技服务和人才开发支撑体系,可供领导决策部门参考。(江晖)
  【华东六省一市科委主任联席会】 华东六省一市科委主任联席会,1992年4月14~16日在市召开.国家科委体改司马建章副司长、湖南省科委、市科委应邀列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科委主任、办公室主任等共31人。会上,与会代表交流了各地科技工作情况,国家科委体改司马建章副司长作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发言。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考察了市古窑瓷厂、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等单位。
  (胡薇)
  【技术合同法、专利法学习宣传月活动】 1992年,实施《技术合同法》实施3周年、《江西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1周年,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发文,确定1992年10月为技术合同法、专利法学习宣传月,市科委配合市人大在全市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宣传车上街宣讲《技术合同法》、《专利法》;召开技贸机构人员座谈会;市有关单位悬挂横幅、出墙报、黑板报等;市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专题系列报道。通过这次活动月的开展,使市民对科技法律、法规有了进一步了解。(胡薇)
  
  科技管理
  【2项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计划项目实施】 1991~1992年,实施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计划项目2项(不包括计委渠道下达的),总投资72万元,其中科技三项费25万元,科技贷款30万元,企业自筹17万元。涉及陶瓷原料研究1项、功能陶瓷产品1项。2项均按进度要求实施,预计均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马顺似)
  【5项国家级、省级“火炬计划”项目实施】 1991~1992年,全市列入国家级、省级“火炬计划”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国家、省下达科技贷款440万元,企业自筹402万元,总投资842万元。涉及电子技术4项,新材料技术1项。产品性能指标均可达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先际水平.5项火炬计划项目实施已初步取得成效,1992年创产值1279.7万元,实现利税181.1万元,创汇132.5万美元。(马顺似)
  【19项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 1991~1992年,全市列入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9项,省科委下达科技三项费39.2万元,下达科技贷款指标140万元,企业自筹272万元,总投资451.2万元。其中电子技术8项,特种陶瓷产品研制4项,陶瓷新工艺2项,新产品2项,医药2项,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1项。19项中有4项已鉴定验收,产品性能达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另14项按进度要求正常实施。(马顺似)
  【4项国家级、省级“星火计划”项目实施】
  1991~1992年,全市实施国家级、省级“星火计划”项目4项,其中参与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2项,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项。项目总投资237.75万元,包括科技三项费9.65万元、科技贷款105万元、企业自筹123.1万元。1992年新增产值462.8万元。(莫丽华)
  【组织参加全国技术合同仲裁员资格考试】 为了保证技术合同仲裁员的质量,国家科委决定于1991年9月14~15日对全国的技术合同仲裁员实行资格统考,市里组织市、县(区)科委、昌河机械厂、部陶研所、九九九厂的七位同志赴南昌参加考试,有六位同志考试合格,取得了由国家科委颁发的仲裁员资格证书。(胡薇)
  【土壤识别与优化施肥技术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根据前茬作物施肥量与产量,通过系统识别和优化,计算出土壤地块当年当季作物生长所得需的氮、磷、钾肥的最佳投放量,同时给出当季作物的产量。它是科学施肥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具有国际领先水平。1987到1992年,在全国六省累计推广5000万亩、增产粮食20多亿公斤,创造纯效益12亿元以上,曾获国家发明奖和星火计划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12月又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被中国专利局列为向农业推荐首批推广的专利技术之一。(刘夏石黄自强)
  【调控稻田人工生物圈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运用“协同学”思想,根据立体农业的基本原理和物能,时空结构优化原则,形成稻田内部的物质循环,实现持续发展农业的新模式,多年示范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方法相比可少施化肥50%~70%,少用农药30%~50%,水稻产量只增不减,还多收多种鲜鱼500斤以上,经过三年对大面积示范田的验收;1992年,已达到平均亩产稻谷2000斤左右,鲜鱼1015斤,最高鱼亩产1500斤,这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稻田污染,土壤退化,农业成本过高等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为解决人类食品问题闯出了一条新途径。是农业生产领域一项重大突破,属世界领先水平。1992年,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重视。
  (刘夏石 黄自强)
  【三项科研项目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由景德镇陶瓷学院承担的二项省重点科研项目--《稀土陶瓷颜料的研究》、《高纯超细活性优质陶瓷原料制备新技术及工艺装备的研究》和由市陶瓷机械厂与陶瓷学院共同承担的一项省重点科研项目--《TC2B1400摩擦砖机》,受省科委委托,1991、1992年相继通过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稀土陶瓷颜料的研究,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稀土在锆英石中的应用及呈色机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高纯超细活性优质陶瓷原料制备新技术及工艺装备的研究,其技术和装备成熟、先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TC2B1400摩擦砖机,整机性能优于国内同类机型,填补了国内该机的空白。(胡薇)
  【瓷土废尘、废渣在陶瓷原料中的应用获国家星火三等奖】 由市陶瓷原料总厂研究的“瓷土废尘、废渣在陶瓷原料中的应用”成果,1991年获国家级星火三等奖。
  瓷土废尘、废渣在陶瓷原料中的应用”,是陶瓷原料总厂承担的1988年市级星火计划项n,它充分利用瓷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卓有成效,在全国陶瓷原料行业中是第一家实施对废尘、废渣的综合利用的,经几年来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已显示出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年新增产值120万元,年新增利税40万元,安排人员近200人,每年减少了3000吨废尘、废渣的环境污染。(胡薇)
  【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研究分别获省级奖】 1991、1992年,市科委通过对申报项目的规范及资格审查,向省科委推荐了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研究等20项分别参加省科技进步奖和省星火奖评审,经过省科技进步奖和省星火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市有10项成果获奖,获奖率达50%,其中获1991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获1992年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获省星火三等奖1项(见附表)。
  (胡薇)
  【二项专利获省优秀专利奖】 由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研制的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吸振式系列振动筛和市电机厂实施的专利项目--带铸铁内套的铅合金电机机座及其制造方法,经江西省科委、省专利局组织专家评审,荣获1992年江西省优秀专利奖。吸振式系列振动筛,利用减振吸振力学原理,改变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的振动筛结构,使振能量被吸振体吸收,节省能源30%,产品开发后供不应求;带铸铁内套的铅合金电机机座及其制造方法,是市第一个申请专利的项目,该项目实施效益呈连年递增,累计获利300多万元。
  (胡薇)
  【科技活动】 市科协及其所属团体至1992年底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发展到57个,会员9000多人次。已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并取得法人资格的有43个。城乡科普协会发展到66个。在科技人员比较集中的企事业单位,已建科协基层组织23个。基本上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的科技群众团体和科技网络;成为促进我市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其活动主要内容是: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及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等。(卢利普)
  【学术交流】 市科协及其所属团体,先后邀请了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昂格曼博士,日本友人浅贝熏先生来市作“人体功效学”学术报告和“关于窑业技术发展状况”的学术讲座。市硅酸盐学会利用日本陶瓷科技社团来市考察之机,与日本专家加藤英二教授就有关世界陶瓷科学前沿进行了交流。市建筑学会李迕干、周淞作为省建筑设计专家团成员访问了日本土木建筑学会,在日本考察古建筑,并进行学术交流。
  市茶叶学会为当好茶叶生产的参谋和助手,每年在春茶开采前召开茶叶产销信息发布会和茶叶产销预测及对策研讨会。并把有关信息、论文编辑出版发行在《景德镇茶叶》刊物上。市农学会、林学会、气象学会、果树专业技术研究会、茶叶学会在市科协组织下,于1992年一季度召开了“农业减灾研讨会”;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市硅酸盐学会召开了“陶瓷发展战备研讨会。”
  为鼓励全市广大科技人员著书立说,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市科协于1991年开展了市第二次优秀论文(著作)的征集评选工作。从5000多位科技人员撰写的近4000篇论文(著作)中,评选出优秀论文(著作)1977篇,其中特等7篇,一等105篇,二等641篇,三等1224篇,并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这一工作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称赞和欢迎。(卢利普)
  【科普宣传】 市科协利用在市中心景德镇饭店下面的一组八版科普画廊,组织、指导并会同市心理、青科辅、会计、气象、锅炉压力容器、劳保、环保、消防、护理、水利、计量、林学、包装、中医、医学、建筑等学会,刊出本学科图文并茂的科普知识宣传版面,仅1991年就展出19期150多块版,进行广泛宣传。
  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编印与转发各种科普报刊、资料达20余万份。其中《知识报》4000份8万张;市消防协会会同市安委、消防支队创办的全省唯一的《消防报》刊出14期,发行9.8万张;市食用菌专业技术协会自编印发技术资料1.2万份。各级科技团体放映科教电影、录像达3560场,观众达100万人次。其中,市消防协会在市电视台播映消防知识专场4场,该协会继1989年创作消防科普电视剧《红盾上的金星》之后,1991年又编辑了消防科普电视八集系列片--《想想看看》。
  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科普协会,都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宣传工具广泛地开展科普宣传。
  市科普作者金向东等四人创作的“景德镇瓷器”科普摄影作品30余幅,其中7幅被选入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美哉中华,爱我中华》科普美术摄影展览会展出,并获省第十二届摄影艺术作品银牌奖,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摄影作品二等奖。市医学会秘书长王德田撰写的科普文章《少一分暮气,多一分朝气--矫正心理障碍愉快度过晚年》被中国卫生画刊1991年第三期刊登。(卢利普)
  【技术培训】 市、县(市)、区科协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他们科技致富,重点抓了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一是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实用技术短期培训。全市每年培训人次达5万左右。二是以培养农民技术人员为目标的学制一年的系统性专业技术培训。通过创办《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景德镇分校》以招收学员的形式进行培训。该校自1987年成立以来,共招收六届学员,计4500余人。其中,1991、1992年共招1959名。这些学员通过自学、辅导和考试,绝大多数达到农民技术员、助理技术员水平。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
  在开展技术短期培训的同时,市科协牵头会同市农牧渔业局、林业局、水电局、土地管理局于1992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市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晋升工作。通过自下而上推荐和考试,评出助理农民技术员90人,农民技术员358人,助理农民技师229人,农民技师96人,加上第一次,全市至1992年底共批准授证的农民技师有174人,助理农民技师468人,农民技术员698人,助理农民技术员195人,总共1535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
  城市街道及厂矿科协也相应开展了技术培训工作。据统计,1991年仅珠山区举办的各类培训与技术练兵达618期4365人次。各厂矿科协独办或会同有关单位举办的技术培训达355期17547人次。其中乐平矿务局系统的科协举办了安全技术培训班198期,有9296人次参加。
  (卢利普)
  【“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 在市科协、市经委的组织和推动下,全市有23个厂矿院所科协参加了“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参赛科技人员达三千多人次。围绕“质量、品种、效益”年为中心,提出科技建议2214条,被采纳717条,产生效益754.9万元;完成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324项,创效益2133.12万元;完成技术引进、推广14项,创效益2617万元;科技扶植乡镇、中小型企业12家,扭亏为盈200万元。华意电器总公司科协把“讲、比”活动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工作结合起来,以品种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创名优产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出新颖、美观大冷冻电冰箱、挂壁式分体空调器和速冻柜等一系列新产品,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九九九厂科协把“讲、比”竞赛同全厂继续开展誓工艺突破口”活动结合起来,完成攻关项目34项,为企业增收节支作出了贡献.在1992年全省厂矿科协“讲、比”表彰会上,市华意电器总公司、九九九厂、艺术瓷厂3个企业荣获省先进集体;市瓷用化工厂日用新花面课题和六0二所二室205组荣获先进班组;有8名同志获省先进个人,2名获省优秀组织工作者。六0二所刘夏石同志获全国“讲、比”先进个人。(卢利普)
  【青少年科技活动】 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市数学学会、市物理学会等科技团体,积极辅导并组织我市广大青少年参加全市、全省、大区以及全国举办的各类知识竞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1991年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1--3等奖18人,团体总分第二名;获全国华罗庚数学金杯赛三等奖3人;获全国第二届青少年希望杯数学邀请赛银、铜牌28枚;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第四届初中数学联赛1--3等奖14人,市二中获团体奖;全国祖冲之杯数学竞赛,市一中少科班成绩名列全国之首;全国第八届中学生物理竞赛获1--3等奖5人。省生物百项科技竞赛,获1--3等奖5件5人;省青少年“爱我中华、爱我江西”小论文竞赛获1--3等奖9篇;省中学生硬笔书法竞赛获1--3等奖15件;省第三届昆虫考察竞赛,送赛作品10件,获1--3等奖7件;省青少年计算机竞赛获1--3等奖33人;省初中数学竞赛获1至3等奖31人。1992年,获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8人;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9人。此外,全市还组织了万架航模“飞向北京”制作赛;举办了“市青少年千件小制作作品展览”以及各种类型的青少年夏令营。市数学学会为培养数学苗子,成立了“数学学校”招收学员360名,并编著出版了《有趣的数学世界》、《数学学习引导》、《初中数学学习辅导》等共3.8万册.在以上这些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呕心沥血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青少年优秀科技辅导员。(卢利普)

知识出处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景德镇年鉴1991-1992》

出版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景德镇年鉴》(1991~1992年)的正式出版,是我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市年鉴编撰的开卷篇。捧卷细读,收益不浅。深感广大编撰人员工作的艰辛,实可为敬;深获经验教训之心得,应为可喜;深受改革与开放实践之启迪,大为可贺。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