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岭东汉墓群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唯一号: 140336020210000116
实物名称: 白虎岭东汉墓群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3421_00.pdf
类型: 其他
分类号: K878.8
主题词: 古墓;文化遗迹

实物简介

白虎岭东汉墓群坐落在井冈山市厦坪乡安定村白虎岭,距茨坪25公里。1985年6月发现,共有6 座古墓。 墓1:位于白虎岭的西端顶部,由于早年被盗,墓室破坏严重,除南壁和西壁尚保留残墙外,其余各边仅剩余地砖,墓内积土和碎砖高达3米。呈刀形的砖室墓,由甬道和墓室组成,全长5.7米,宽2.95米, 甬道长1.1米,宽1.9米,南壁残高0.95米。西墙有一盗洞,洞上口宽1.08米,下底宽0.75米,铺底砖大部分被挖,仅剩下甬道附近残存部分。原系平砖错缝宜铺,墓向南偏东70。。在甬道附近底部的碎石乱土中,发掘少数印有方格纹的硬陶罐和长腹罐及壶侧残片。墓室采用三种不同形状和规格的青砖所砌,砖的一端带有半同心圆纹,一种是近方形砖,长0.34米,宽0.18米,厚0.08米;另一种为两端有子母口的长条形砖,长0.38米,宽0.10米,厚0.07米。 墓2:位于白虎岭的东段中部,西距墓1约50米。早年被破坏。整个墓室仅剩一层铺底砖,长方形砖室墓,形成前后两室,从出土的残件看,有硬陶双唇罐、陶钵及长腹罐等。 墓3 :位于白虎岭东段的北坡腰部,南距墓2约10米。该墓破坏最甚,仅留下碎砖一堆,有几种形状的砖与墓1类同,但砖侧花纹截然不同,实属少见。 墓4:砖室墓,坐西向东,出土文物较多,有铁刀两把,一把残缺,一把已腐蚀,纹饰难辨;陶罐一只,圆口,鼓腹平底,陶土夹砂,直径12厘米,鼓腹长62厘米,有方格花纹;陶钵一只,圆口,唇向外,鼓腹,圆底, 有粗条线纹,全身方格纹,内径9厘米,外径23厘米。,墓5和墓6原封未动,没有进行挖掘和勘探,只是立碑保护。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