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江河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唯一号: 140336020210000032
实物名称: 恩江河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T00578_00.pdf
类型: 河流
分类号: U61
主题词: 航道工程;支流航道

实物简介

恩江河(又名乌江)发源于零山山脉北麓永丰中村灵华山西侧,流经乐安、永丰、吉水3县, 在吉水城南汇入赣江,全长167千米,流域面积3911平方公里。 牛田以上为上游河段,属山丘地区,河面较窄,支流增田河于牛田处从右岸汇入。牛田以下至永丰为中游河段,属丘陵区,树木稀少,有局部水土流失现象,河床底质多沙质,河面宽100 - 300米。支流万崇河(长54千米)于马蹄洲处从左岸汇入。江口河(长30千米)于永丰麻江村处从右岸汇入。永丰以下至吉水河口为下游河段,属山丘台地,植被稀疏,多光山秃岭,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本河段永丰境内河宽 300至450米,吉水境内200米左右,支流冠山河于永丰县八江从右岸汇入。 据下游新田水文站1962 - 1982年观测:平均水位49. 64米,最高为1982年56. 44米,最低为1964 年48.79米,观测期内年平均流量为93. 63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3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 3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含沙量0.113千克/立方米,年平均降雨量1630毫米,其中3 ~6月占年降雨量50%。 上游河道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水流急,落差大,河面狭窄,只能行驶竹筏和流放木竹。20世纪50 年代前,中游河段可全年通航5至15吨木帆船。1957年,水利部门在永丰上游7千米处的五石村建筑了一座以灌溉为主的拦河陂坝,只有排筏通道,未建过船设施,截断了恩江河近三分之二的航道。五石坝控制集雨面积1879平方公里,并供给县城工业用水。五石坝建成后,不仅中上游航道完全断航,而且使下游航道逐年恶化。其航道现状:永丰至八江20千米,枯水期航道最小水深0.3米,最小航道宽度10 米左右,航道最小曲率半径80米,水流平缓,航道底质为沙质,河道漫滩和江心洲较多,淤沙连片,形成航道枯水期水流分散,现只能在洪水期通航;八江至吉水32千米,航道最小水深0. 4米,最小航道宽度 15米,最小曲率半径100米,水流较缓,航道底质为沙质,由于受到赣江的顶托和支流冠山河的汇入,航行条件较好,可季节性通航。 1999年根据综合因素《评定》中规划:吉水河口至永丰县城52千米航道达到VD-(3)级,永丰至银口 49千米航道达VHI-(2)级。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