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图书馆
吉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吉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吉安市青原区水稻种类分布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唯一号:
140334020220000138
专题名称:
吉安市青原区水稻种类分布情况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610.pdf
专题类型:
粮食
产地:
吉安市青原区
专题描述
吉安自古就是重要产粮地区,北宋农学家曾安止在《禾谱》序中说:“江南俗厚,以农为生,吉居其右,尤殷且勤,漕台岁贡百万斛,调吉谷者十常六七”。水稻按米质分类,有粘稻和糯稻;按生态特征分类,有粳稻和籼稻,境内籼稻栽种居多,粳稻栽种很少;按种植季节分类,有早稻、一季晚稻、二季晚稻;按年种植次数分双季稻、单季稻,全区主要以双季稻为主,单季稻主要分布在东固、富田等乡镇山区的深泥田、冷水田。据记载水稻单产:20世纪80年代以前,境内的水稻单产较低,增长速度缓慢。1949年水稻播面亩产仅106.5公斤;至1979年播面亩产才达207.5公斤。在水稻早、中、晚不同季别的单产中,新中国建立前由于灌溉条件差,境内很少栽种二季晚稻。新中国建立后,兴修水利,改善排灌条件,扩大旱涝保收面积,二季晚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加上推行科学种田,增加农业投入,二季晚稻单产增长速度较快,2010年播种面积,21748公顷,亩产达到408.7公斤。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氏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方面记述了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青原区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