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必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721
人物姓名: 梁必业
人物异名: 原名梁必晃,字郎山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456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16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吉安县文陂乡淒陂村

传略

梁必业原名梁必晃,字郎山,吉安县文陂乡淒陂村人。1916年出生。1929年投身土地革命,任乡、区儿童团团长,少先队指导员。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 10月入瑞金列宁青年学校学习。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政治训练队学员、政治部干事,第十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红一军团政治部政治指导员、宣传队队长,直属政治处俱乐部主任、总支部书记,红一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东征和西征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教导团政治委员,第一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开辟晋西根据地和保卫黄河的斗争,参加了陆房突围战斗、白彦战斗、甲子山反顽战役,以及鲁南、滨海、沂蒙山区的诸次反''扫荡”作战,参加了山东军区1944年和1945 年春夏季对日伪军攻势作战及大反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三十八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了季水河子歼灭战、四平保卫战、四保临江和辽沈、 平津、湘西、广西等战役和战斗。 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干部部副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教育长兼政治部主任。1956年9月入中央党校研究班学习。1957年10 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为做好志愿军撤退回国工作,深入一线部队调查研究。1958年10月回国后,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一位在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战线上耕耘了 50多个春秋的高级指挥员,为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建设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北战争中的第一纵队》、《军队政治工作的学习与实践》、《我在人民军队》等。1985年12 月,退出领导岗位。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