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杰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385
人物姓名: 苏杰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307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11
卒年: 1935
国别: 中国
籍贯: 永新县城苏家巷

传略

苏杰(1911 - 1935)字定池,永新县城苏家巷人。12岁时因家庭困难,小学未毕业便到一皮匠家当学徒谋生。 1926年7月,永新县建立党的组织,苏杰在欧阳洛等党组织负责人的培养下,接受了马列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教育,积极参加县工人纠察队和少年先锋队的革命活动。1928年6月23日,在著名的龙源口战斗中,苏杰率领县赤卫大队和暴动队千余人,密切配合红四军二十九团、三十一团对敌作战。 1929年春,苏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他先后担任排长、连长,后调永新县游击大队任大队长。 1931年8月,省委命令永新重新组建县游击大队,苏杰担任永新县游击大队大队长,他率领这支游击队转战在湘赣边界各县。 1932年1月,苏杰调任湘赣省军区作战参谋,10月,任第一分区指挥部政委,他指挥莲花、萍乡、茶陵、攸县等地方武装,协同主力红军粉碎了湘赣两省敌军多次围攻,消灭了反动地主武装,建立和巩固了地方各级苏维埃政权,屡建功绩。不久,又调任红八军二十四师政委。1933年8月,苏杰任红军十七师五十一团政委。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在萧克、王震指挥下,苏杰率领红军十七师五十一团干部、 战士同数倍于己的敌军进行了顽强的战斗,阻止了敌人向永新县城的进攻,保卫了湘赣根据地的中心永新县,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受到通报表扬。 1934年7月1日,在松山阻击战中,苏杰指挥红五十一团依托山险,居高临下,打退敌军多次攻击。 他左臂负伤,仍然坚持指挥战斗。同敌军搏斗三天三夜,直到红四十九团前来换防,苏杰才率领红五十一团撤出阵地。 1935年4月,在湘西陈家河桃子溪战役中,红五十一团团长、参谋长均负伤,只有苏杰一人指挥作战,他机智沉着,身先士卒,配合兄弟部队全歼了敌军一个旅,又一次荣立战功。不久,苏杰提升为红十七师师长。他接受重任后,率领全师干部战士转战在湘鄂川黔地区,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主武装的多次追剿堵截。同年8月,湘鄂川黔根据地遭到反动军队的多次围攻,红军运动到湖北、湖南两省交界的来风县和龙山县,包围了盘踞在那里的敌军,但敌军集中优势兵力向红军发起反击,占据了部分山头阵地。红十七师奉命急行军赶到,苏杰立即组织力量反击,调集精兵组成敢死队向占据红军山头阵地之敌发起猛攻,夺回了被敌人占据的阵地。可是,苏杰在这场反击战斗中被流弹射中头部,流血过多,光荣牺牲,年仅24岁。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