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娥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378
人物姓名: 李端娥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303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05年
卒年: 1933年
国别: 中国

传略

李端娥(1905 -1933)女,永新县合田乡观田村人。1926年,其表兄文延梁从黄埔军校毕业回到永新。已是共产党员的文延梁,受组织派遣,回永新同刘真、刘作述、刘豪贤一道领导与组织群众投入大革命运动,、她在观田小学以教书作掩护,秘密地在观田一带发动群众、酝酿组织农会、暴动队,成立妇女进步团体——姐妹团。 1927年5月,李端娥被吸收为共青团员,担任观田乡团支部书记。她和乡农会负责人李庆元、乡暴动队负责人李连奎一道,以枫田乡暴动队为基础,深入黄岗、萧家等地做群众工作,扩大暴动队组织,于7 月2日举行了“枫田暴动”。这是湘赣边界最早的一次农民暴动。李端娥在这次暴动中经受了斗争的考验和锻炼,党组织批准她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9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创建根据地,李端娥坚定地参加了这一伟大斗争。她率领枫田暴动队和赤卫队打土豪、分田地,并进行政权建设。 1928年11月,李端娥调任澧田区委妇联书记兼妇女部长。其间,她更致力于从事妇女的发动与组织工作,在扩大红军、拥军优属、动员广大妇女支援红军,在同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联合 “会剿”的斗争中做了大量工作。因成绩突岀,受到县委、县工农兵政府的表扬。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发,开辟与建立新的根据地,李端娥等一大批基层干部在红五军的支持下继续坚持工作。1930年8月,红一方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担任红三军八团团长的文延梁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为了纪念牺牲了的未婚夫,李端娥在大众面前表示“革命不胜利不结婚”。她还参加了第八次和第九次攻打吉安城,在战斗中,她动员和组织全县广大青年妇女,与男同志一道勇敢地投入战斗。 1931年8月1日,中共湘赣省委,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成立。省委书记王首道到永新县视察帮助工作,从县委负责同志那里了解到李端娥出身好、作风正派、工作有魄力、有文化,认为她有培养前途,于 1932年3月调她到省委工作,任湘赣省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兼妇女部长。湘赣省委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李端娥当选为中共湘赣省第二届执行委员、省委候补委员。1933年4月,中共湘赣省委、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改组时,李端娥担任中共湘赣省委常委和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并兼任土地部部长。其间, 李端娥与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主要领导人任弼时、谭余保一道,领导湘赣苏区人民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土地革命、妇女运动、经济建设、扩大红军、反“围剿”战争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很大成绩。1933年11月,受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迫害致死,时年28岁。 1988年4月12日,国家副主席王震、中顾委常委王首道亲笔致信永新县委、县政府,同意为李端娥 “平反昭雪,按革命烈士待遇”。永新县人民政府作出了为李端娥“平反昭雪,按革命烈士待遇”的决定。 至此,历史对李端娥55年的冤案,作出了公正的结论。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