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其凡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377
人物姓名: 刘其凡
人物异名: 小名三毛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302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05年
卒年: 1933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吉安城

传略

刘其凡(1905 -1933)小名三毛,吉安城人"家境贫困,父母早逝,孤苦伶仃的刘其凡由其堂祖母抚养。11岁时即随亲戚学裁缝谋生,并在他们参加革命活动的影响下,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1928年,刘其凡和郭春云等人在美头村-带积极发动农民开展抗税抗债斗争。1929年2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在东门、鹤岗一带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吸收工农先进分子入党,建立岭下党小组。8月,刘其凡任延福区委书记。他领导赤卫队参加了三次攻打吉安、两次攻打安福的战斗。 1930年10月,刘其凡调任赣西南特委北路行委书记,管辖吉安以北地区新余、分宜、峡江、吉安、吉水、安福等地。为攻打吉安城,由他主持在分宜召开了六县军事会议,研究消灭吉安城外围反动武装问题,为配合主力红军攻取吉安作出了贡献。 1931年1月,刘其凡调任西路分委书记,驻地永阳,管辖永新、莲花、茶陵、鄢县、吉安县西区。当时敌我斗争十分尖锐,“富田事变”发生不久,党内和部分地区群众中思想混乱,开展工作比较困难。他与特派员陈正人经常深入各县调查研究,体察民情,为稳定局势,巩固根据地和消除事变所造成的影响作出了努力。6月,赣西南特区委撤销,成立中共湘赣省临时省委,中央指定王首道为书记,刘其凡等7人为委员。他被派到北路做巡视工作,领导群众进行秋收斗争,改造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实行重新分配土地,从而发动了广大群众,开创北路地区新的斗争局面。10月,刘其凡补任中共湘赣省委常委。 1932年1月,湘赣省革命互济会成立,选举刘其凡为执委。互济会改造了各级互济会的组织,救济了两万多赤色难民的生活给养,鼓励难民群众参加生产,建立生产合作社,并慰劳红军与优待红军家属, 为密切党群关系、扩大红军取得了卓越的成绩。11月,中共湘赣省委召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刘其凡继续当选为省委常委,兼任职工部书记和党报委员会委员。他在省委的领导下,改造和发展了工会组织, 大胆培养和提拔工人干部,开展工会活动。同时积极致力于省委出版党报,有系统地组织党报通讯网和发行网,不仅在宣传教育群众,而且在组织工作方面起到积极的领导作用。正当湘赣革命根据地处于稳定发展的时候,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影响到湘赣苏区,把一大批工作积极、忠实勇敢的省委、县委领导干部当成“AB团”分子抓起来,进行残酷无情打击。刘其凡于1933年4月无辜地被错杀于永新县城。时年28岁。 刘其凡是延福地区早期革命和湘赣省委领导人之一,他为早期延福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岀了贡献;在湘赣省委工作期间,积极工作,忠实勇敢。王首道称赞他“是一个革命的好干部” 。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