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洛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354
人物姓名: 欧阳洛
人物异名: 字仲廉,号华寿,化名毛春芳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290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00年
卒年: 1930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永新县芦溪乡阳家村

传略

欧阳洛(1900 -1930)字仲廉,号华寿,化名毛春芳,永新县芦溪乡阳家村人。因家境贫寒,15岁时被迫弃学。1922年8月,考入南昌省立第一师范继续求学。在学习期间,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赵醒侬、方志敏等领导的反对江西军阀的斗争。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以教育为掩护,深入基层,先后发展马铭、贺子珍、贺怡等人为共产党员。 1925年1月,省一师毕业后,奉组织指示回吉安参加革命活动3 1926年7月,中共永新县支部成立, 欧阳洛为党支部书记。不久,成立了永新县农民协会,推选欧阳洛担任农民协会委员长。他领导广大农民开展“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打倒豪绅地主、实行减租减息”的斗争,同时开展移风易俗、改革社会陋习的教育,特别是雷厉风行地实行禁烟运动,使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经济生活有了改善,农民协会威望空前。 1927年4月,中共永新临时县委成立,欧阳洛任书记。6月,国民党右派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永新“六一O”反革命事变。欧阳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整顿组织和队伍,计划营救被捕同志。7月18日,宁冈、 安福、莲花三县农军攻克永新县城,赶走了反动派,从敌人手中救出了被捕同志。事后,欧阳洛根据党的指示,到南昌参加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8月7日.党组织指示欧阳洛离开南昌,转移去上海。他化装到达九江时,已身无分文。于是他沿途乞讨到上海找到党组织,与中共江苏省委取得联系。江苏省委把他分配在上海市沪东区委宣传部工作。1928年5月,担任沪东区委书记、省委常委等重要职务。1929 年“五卅”惨案纪念周活动时,沪西区委书记张浩被捕,江苏省委决定派欧阳洛任沪西区委书记。他到任后,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更加注意工作方法,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勇于克服困难,打开工作局面,得到省委的好评。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湖北省委和武汉地区的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1929年9月24日,中央决定恢复湖北省委,欧阳洛为常委兼宣传部长。他按照中央的指令,和省委书记叶守信、省委组织部长何玉林一起,整顿党的各级组织,迅速恢复了鄂豫边特委、鄂东特委、鄂西特委。 同时,加强了武汉城市及远郊工作,重新领导湖北人民展开了对敌斗争。 1930年2月18日,中央决定欧阳洛任湖北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4月5日,他在武昌洪山主持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狱中他受尽各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他大义凛然地说:“写悔过书就是背叛,大丈夫要死就死,决不投降,我将革命进行到底! ”敌人把他押到兵马场,欧阳洛高呼口号,唱着国际歌,英勇就义。年仅30岁。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