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矩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264
人物姓名: 周矩
人物异名: 字必至,号云峰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244_00.pdf
性别:
出生年: 895年
卒年: 976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原籍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传略

周矩(895 -976)字必至,号云峰,原籍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后唐天成二年(927)进士,任金陵监察御史。唐末,为避战乱,周矩于天成末年随子婿吉州刺史杨守中徙居于泰和县境之万岁(今泰和县螺溪乡)。 周矩寓居农村,体察民情,深知高行(今泰和禾市镇)、信实(今泰和螺溪镇)两乡大片农田常受旱歉收,群众生活窘迫,迫切要求兴修水利。昇元元年(937)周矩经过周密筹备后,选择水上槎滩村畔,以木桩竹篠压为大陂,长100余丈,横遏江水,开洪旁注,名槎滩陂。又于滩下七里许,伐石筑减水小陂,潴蓄水道.使无泛滥,名碉石陂。陂成,开挖渠道36条,灌溉高行、信实农田9000亩,使经常受旱歉收的薄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筑陂时,还购买添口的桩山及洪岗寨下的篠山,将其收入作修陂之费。并规定槎滩、碉石二陂为两乡九都灌溉之公陂,不得专利于周氏。 周矩是古代水利专家,他创筑的槎滩、碉石二陂,已历经1050余年,不仅是泰和最早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也是江西省保存的古代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江南地区罕见的珍品。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