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232
人物姓名: 刘福姚
人物异名: 原名福尧,字伯崇,号守勤,一号忍庵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234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855年
卒年: 1910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清吉安府庐陵(今吉安县)

传略

刘福姚(1855 -1910)原名福尧,字伯崇,号守勤,一号忍庵。清吉安府庐陵(今吉安县)人,后随父亲徙居广西临桂县。光绪八年(1882)乡试中举,光绪十五年考进内阁中书任职。光绪十八年壬辰科状元。 刘福姚考中状元及第后,官授翰林院修撰,接着任翰林院侍读。光绪十九年,出任癸巳恩科贵州乡试主考官。光绪二十一年任乙末科广东乡试副主考官,光绪二十九年出任河南癸卯恩科乡试副考官,还先后任浙江乡试副考官,赴湖北、江西、安徽、江苏考察筹办宪政事宜。刘福姚为官11年未得到升迁。 他所任最高职务为翰林院秘书郎兼学部图书局总务总校。他受座师翁同穌的影响极大,思想倾向于变革维新。翁同穌被革职后,刘福姚也受到冷遇和歧视,最后他见国事日非,自己报国无门,于宣统二年 (1910),忧郁而死,终年55岁。 刘福姚自幼才华过人,为人耿直清正,不善阿谀之词,故仕途极不得意。然而他的文学功底很深,常有吟咏之作。他为官之后,目睹中日甲午之战、戊戌政变、庚子之役等重大历史事件,感慨良多,尽抒于笔端。尤其庚子之难时,留身京城,遂同著名词人王鹏运、朱祖谋潜心词学,每夜均相互吟和,作成《庚子秋词》一稿。词中抒发了他们爱国抗敌之思想,忧国忧民之情怀,颇能激人肺腑,催人奋进。其后刘福姚成为晚清极有影响的词派。著有《忍庵词》等书稿。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