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裕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175
人物姓名: 李振裕
人物异名: 字维饶,号醒斋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212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642年
卒年: 1710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吉水县盘谷镇谷村

传略

李振裕(1642 -1710)字维饶,号醒斋,今吉水县盘谷镇谷村人。李元鼎之子。出生于官宦家庭,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勤奋好学,待人处事老成。清顺治十七年(1660)参加乡试,成绩名列前茅。康熙九年(1670)参加礼部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官历庶吉上、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工、刑、 户、礼四部尚书。 李振裕任庶吉士时,参与编修《明史》。他知识渊博,才学深厚,康熙皇帝常召他“以儒术备顾问”。 朝廷安排他去江南督学,负责选拔贡士,由于他坚持公道正派的原则,选拔真才实学的贡士,康熙曾下旨对李振裕等四人进行褒奖。康熙二十八年,他受朝廷之命前去京都井13、医闾一带赈灾,因有功,被提任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是年,孝庄太后升祠太庙在山东泰山建成,举行落成典礼,康熙皇帝特命李振裕代自己赴泰山拜会,深得康熙宠爱。康熙三十年又被提升为工部尚书,后转任刑部尚书。由于他审案通明练达,判案公平,康熙三十八年又由刑部尚书改任户部尚书,负责掌管朝廷的钱财和粮食, 督修皇宫太和殿。他经常上工地督促维修,严把质量关,做到“工成费省”,赢得朝廷上下的赞誉。康熙四十三年由户部尚书转任礼部尚书。四年后适逢礼部大考,为了安抚云南吴三桂叛乱后的反清情绪,李振裕主动上奏,请求朝廷对云南考生增加录取名额,康熙特破例批准。为了嘉奖他对朝廷的忠心,康熙皇帝亲笔题写了“咸中有庆树滋堂”,制成御匾赐给李振裕。 秉口进言是李振裕一贯的可贵品质。康熙年间,江西、河南、湖广一带经常遭受旱涝灾害。江西是鱼米之乡,每年要向朝廷进贡大量粮食。灾害之年,要完成贡粮任务就尤为困难;而运粮时间又被安排在冬季进行,冬季赣江因水浅道险,增加运输难度和成本。江西督抚曾多次上疏请求减少税赋任务和更改运粮时间,而户部一直未予批准。李振裕得知情况后,领头向朝廷上疏并陈明理由,康熙接奏折后,立即派人核实情况,批准为江西减免税赋,将运粮时间改在春季进行。 康熙四十九年(1710),李振裕因积劳成疾,死于任所。著有《白石山房集》28卷等书,参与了《清史稿》中部分编撰工作,与吉水知县王雅合作,编撰了 [康熙]《吉水县志》16卷。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