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134
人物姓名: 周彬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194_00.pdf
性别:
时代: 五代十国
出生年: 912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吉州永新禾川(今永新县禾川镇)

传略

周彬(912~?)五代十国吉州永新禾川(今永新县禾川镇)人。年轻时,不务农,不作工,不经商,一心一意终日伏案,手不释卷。妻子责备他说:“你天天这样读书,有什么益处呢?看看你的兄弟,个个辛勤耕种,不仅收获粮食养活全家,而且口袋里硬邦邦,箱子里满满的。可你呢.只晓得跟古书旧纸打交道,一点也不懂得养家糊口。你不惭愧,我都感到害羞!”周彬笑了笑说:“我说你呀,真是妇人之见!自古以来,务农的种田,求学的读书,各有各的职业,各有各的爱好。你为什么强求我跟兄弟们一样去种田呢?再说,你常常花钱为我买灯油,供我夜读,这不也是辛勤耕种吗?至于收获,你不要慌,年底你就可以看到成果”。 吴太和三年(931),身为吴国太尉和中书令的徐知诰在朝野上下广收人心,广招四方儒生。周彬得知这个情况,觉得时机已到,预感自己的才气、文章一定能得到徐知诰的赏识。于是,他揣着几篇得意之作,信心十足地去金陵晋见徐知诰。徐知诰看了他的文章,果然连声称赞,将他留在朝内听用。天祚三年(937),吴王杨溥派遣代理太尉杨麟传旨,将皇位禅让给徐知诰。徐知诰原为徐温养子,既受吴禅,复姓李,改名为异,自称是唐宪宗子建王恪四世孙,故建国号为南唐。昇元三年(939)四月,李昇在金陵南郊举行隆重祭祖昊天上帝的仪式。举行这样隆重仪式一定要有优秀的祝史之文在祀天坛上宣读,上告于天,下告于民,以求达到假上天之命号山川,震撼万民,统摄朝野的效果。当时南唐建立不久,尚无取士的科举制,烈祖李昇下令募集四方英才,撰写祝史之文,然后选用。周彬胸有成竹,写了一篇《郊望论》 被李昇看中,任命为诸卫代理巡官,这是未上品级的小官。由于他文才出众,又恪尽职守,太子李璟和寿王李景遂、宣城王李景达常常发出文书,不时地招聘周彬到门下去办事,因此,他得到的赏赐特别丰厚。 李昇死后,李璟继位,改年号为保大(943年)。周彬改任大理司直,从无品级的诸卫巡官,一跃而为从六品官员,足见李璟对他的器重。 不久,周彬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一次,他大大咧咧地去县衙参见县令,县令见他缺乏孝敬地方父母官的礼节,便冷冷地说:“你这大理寺的官员,不见得就能做一县之尊吧? ”周彬闻言,愤然拂袖而去,暗暗说道:“我若不回来做个县令,太阳从西边出来! ”周彬守孝期满回到金陵,复任大理司直。他向李璟申请回故里任县令,李璟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他以从六品回到家乡任七品县令,原县令悻悻然挂冠而去。 家乡人都庆贺他衣锦荣归。周彬为政廉洁,不分亲疏贫富,一视同仁。他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有人打官司,他和颜悦色地接待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一劝解。在他任满考绩之时,数百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和血气方刚的青年人聚集于县城,自发地前往吉州请求让周彬留任。于是,周彬连任永新县令并经七次考绩。当他任满回金陵时,李璟已去世,后主李煜(961年)赐给周彬四品官享用的银印章和粉红色丝绸绶带,嘉奖他的劳绩并示宠爱,以后周彬的官职一升再升,直到尚书郎,最后出任武昌节度掌书记兼江夏县令。不久,在任上去世。著有《郊望论》一书。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