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循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唯一号: 140330020210000126
人物姓名: 陈循
人物异名: 字德遵,号芳洲
文件路径: 1403/01/object/PDF/1403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4191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385年
卒年: 1462年
国别: 中国

传略

陈循(1385 - 1462)字德遵,号芳洲。明吉安府泰和城东梁家村(今泰和县澄江镇城东村)人。永乐十三年(1415)乙未科状元。 陈循在5岁和10岁时,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二哥也英年早逝,他与大哥相依为命,生活清苦。高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他对朝廷的典章制度非常熟悉,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到北京,命他带着秘阁的图书去侍读,并留在皇帝身边。洪熙元年(1425)任侍讲,为仁宗讲解经史。宣德初年(1426)命他在南宫与杨溥一同值班,以备随时顾问,并赐给玉河桥西面的一座豪华府。宣宗朱瞻基外出巡视时,总是带他从行。宣德五年,升为侍讲学士。正统元年( 1436),兼任经筵官。正统七年,又进为翰林院学士。 正统九年入文渊阁,管理机要事务。 宣德年间,御史张楷献诗忤旨,得罪宣宗,将要治罪。陈循从中劝解说,称张楷是出于一片忠爱之心,于是才得免死。陈循是明代第一个官至一品的状元,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熟悉政事,刚果能断。他为人宽厚,关心人民疾苦。有--年冬天,皇帝到河南、河北视察,适逢大雪,麦苗冻死。 陈循上疏,请求拨款购买麦种给百姓补种。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举兵,英宗不顾陈循等大臣们的劝阻,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大败,英宗被俘。土木堡之变,人心恐慌,为稳定局势,陈循提出许多建议,大多数被采纳,晋升为户部尚书兼学士。景泰三年(1452)加封为太子太傅,并任《寰宇通志》总裁。七年,志书撰成,进为华盖殿大学士,仍兼文渊阁大学士。天顺元年(1457),英宗朱祁镇复位,由于奸臣石亨陷害,充军铁岭。石亨阴谋败露,天顺六年(1462)四月,陈循结束了五年的流浪生活,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仅5个月,于十一月十七日因病寿终正寝,享年77岁。成化六年 (1470)二月,陈循得到平反,恢复官爵。 陈循是明代文学家。景帝时(1450 ~ 1457),他收集古代帝王的行事,编成《勤政要典》上呈皇帝,以资借鉴。还著有《芳洲集》10卷、《东行百咏集句》9卷、附录《芳洲年谱》1卷。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