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1369 - 1415)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明吉水县城(今吉水县文峰镇)人。自幼颖悟绝人,年少才盛。5岁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诵数千言,13岁读四书五经, 贯穿其义理,世称“神童”。洪武二十年(1387)参加江西乡试,成绩最优,名列榜首。次年京都会试,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
解缙年少登科,风流倜傥,深得太祖朱元璋的宠爱,常奉伺左右。朱元璋常称赞他有经邦济世之才, 治国平天下之略。他尝上万言书,陈述“政令数改,刑罚太繁”之弊,渐为帝所厌.改御史。不久,以年少为借口,令缙回家修学。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驾崩,解缙进京吊丧,时惠帝临朝,以违诏旨谪河州(今甘肃临夏市以北)卫吏。建文三年(1401),缙被召还京师,授翰林待诏。永乐元年(1403),成祖朱棣登基,擢解缙为翰林侍读.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进文渊阁参预机务,奉命总裁《太祖实录》、《烈女传》o这时,成祖对解缙很信任,曾对大臣们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永乐二年,进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他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是年春,奉命总裁《永乐大典》。永乐八年,成祖下诏逮解缙入狱。永乐十三年冬,成祖录囚,见解缙名字.即授意锦衣卫帅纪纲将解缙灌醉后活埋于雪地之中,时年46岁。成化元年(1465)宪宗为解缙平反昭雪,恢复官职,赠朝议' 大夫,谥文毅。
解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亲自主持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作为总负责人的解缙,白天参与朝政,晚上参加修纂,统领全书。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领导3000 纂修人员得心应手,并且亲自翻阅资料,查检经典,认真补写、勘校无错。经过4年的通力合作,书稿在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编辑就绪,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这部卷帙浩繁,规模庞大的类书计有22877 卷,凡例、目录60卷,装订成11095册,共3. 7亿字,辑入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北剧、南戏、平话、医学、工技、农艺、志乘等各类著作七八千种。这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在世界文化史上,《永乐大典》被誉为编纂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广的百科全书。
解缙学识渊博,才华卓越,为官清正,建树颇多,尤其在文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除了主编《永乐大典》之外,还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解缙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诗歌、书法、散文等方面也很有成就。尤工五言诗,现存诗五百余首。他的古体歌行,气势奔放,想象丰富,逼似李白,而律诗绝句,亦近唐人。他又擅长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用笔之精妙,出人意表。他的著作有《白云稿》、《东山集》、《太平奏疏》等。现留存下来的有《解文毅公集》16卷及《春雨杂述》1 卷,《古今烈女传》3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