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经(1588 - 1646),遂川县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郭维经是英勇不屈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满腹学问的材积专家。
他的家乡龙泉县(今遂川县)盛产木材,木材交易所用的材积计算方法,就是全国通用的估堆和称重两种,非常原始。估堆是码堆估计木材的材积和价值,很不准确;称重不顾木材的干湿和材质的好坏,一根一根过秤,也很不准确,而且十分麻烦。而郭维经与他的女儿郭明珠经过反复认真的研究和检验,发明的材积计算方法,既简便又准确。这种方法被称为“龙泉码”。
龙泉码规定:杉条木长度在二丈一尺一寸至五丈一尺一寸以上的为正木(规格材),不足此尺寸的为脚木(非规格材);桐子木长度六尺为正木,不足六尺为脚木;周长的围量部位称为眉高围(身高中等的成年男子眉高处加三指,即兜端1.7米处,又称滩尺)一尺以上为正木,不足一尺为子木。正木和脚木、子木有不同的价格标准,一般情况下,脚木、子木按正木七折计价。又用转贯的办法来区分木材的大小,使大材码分大,小材码分小,使大小木材处于不同的价位上,以周长八寸为起点实行分级进位。同时,把木材的尺码转换成人们所熟知的银两计量单位斤、两、钱、分,称为码两。码价根据眉高围和材长分成分码、钱码、两码、飞码四种十七级一百二十等,其中分码二级十一等,钱码五级二十九等,两码十级二十一等,飞码六级七十一等,眉高围每增0.05尺为一等。详如下:龙泉码实行“优材优价,劣材劣价,按质论价”的原则,根据木材品质划分为上庄、中庄、次庄三等,按等级论价,若有疵材空兜、破烂、疤瘤、尖削、弯皂等,则实行让尺制,叫让蔑、让码。龙泉码有如下优点:(1) 符合木材生长规律。龙泉码规定,木材周长的围量部位在兜端上五尺五寸四指处,是根据木材自然生长规律及其特点选定的,是木材平均材积具代表性的部位,非常科学。
(2) 有利于提高木材利用率,也有利于木材生产。龙泉码用转贯的方法在码两的计算上有所侧重,小材码分小,大材码分大,加以转贯进位,即为小材码两小而价格低.大材码两大而价格高,促使生产者多产大材,少产小材。在材长上实行包脚,按标准计价,实行匸木和脚木两种价位,促使材家砍伐木材时降低伐根,既提高了木材利用率,又有利于伐根的萌芽牛:氏。
(3) 按质论价,公平合理。龙泉码所实行的正木、脚木、子木分等法、转贯制、三等九级制和疵材让码制,完全按质论价,公平合理。
(4) 简便易行。龙泉码材积计量由长度单位转换成银两单位,符合市场交换常规,适应民众消费心理,简便易行。
龙泉码避免了过去材积计量中的各种弊端.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备,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材积计量方法,在全国使用三百多年,1953年推行法疋计量单位按立方米计量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