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管理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64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管理体制
分类号: G471
页数: 1
页码: 728
摘要: 20世纪80、90年代,各地教育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政府管理”的管理体制。建区后,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实行“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
关键词: 教育管理 管理体制

内容

20世纪80、90年代,各地教育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政府管理”的管理体制。建区后,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实行“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
  2002年8月,实行全区中学正副校长竞聘上岗制度,31位具有校长任职资格的应聘人员参加了竞聘演讲,14位具有副校长任职资格的应聘人员参加了笔试。尔后,根据演讲、笔试成绩及业绩考察,产生了全区各中学正副校长。
  2002年9月2日,区政府下发(吉青府字[2002]20号)文件,决定撤销全区乡(镇)、街道教育管理机构。此后,乡镇、街道有关教育工作由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直接负责,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由乡镇、街道中心小学校长负责。同年青原区明确规定正科级单位学校的正副校长及副科级单位学校的校长由区委组织部考核,区委常委会任免;股级单位初中、中心小学的校长、副校长由区委宣传部和区教体局联合考察,区委宣传部任免;村级小学校长由中心小学管理和任免。
  2002年9月,撤销全区乡(镇)、街道教育管理机构。此后,乡镇、街道有关教育工作由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直接负责,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由乡镇、街道中心小学校长负责。区教体局组织全区各中小学每学期开展一次“社会家长评学校、教师评校长、学生评老师”为主题的“三评”活动。
  2009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青原区中小学校长聘任管理办法》,同年9月份由区政府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对井大附中4位副科级副校长、青原山中学副科级校长依据该办法进行了聘任。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地名

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