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银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59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银行
分类号: F830.3
页数: 8
页码: 685-692
摘要: 银行业是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青原区辖区内最早的银行机构为苏区时期的东固平民银行。
关键词: 金融机构 银行业

内容

银行业是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辖区内最早的银行机构为苏区时期的东固平民银行。抗战时南昌沦陷,省府迁至泰和,江西省裕民银行曾一度搬迁至辖区内的富滩镇张家渡村。新中国成立初期,银行实行军管,禁止金银流通,打击金融黑市,发行人民币,稳定币值,1955年前,境内无银行机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辖区内各乡镇均设立营业所、信用社。建区后,几大国有商业控股银行先后在青原城区设立了分支机构。
  第一节苏区银行
  东固平民银行
  1928年10月,由红二团资助4000银洋,东固区动员党、团员带头集资办起东固平民银行,行长黄启绶,行址在东固街。东固平民银行是江西苏区(除井冈山)第一所银行,发行了中央苏区工农政权的第一张纸币,开创了红色中华金融史。平民银行起初用油印印刷纸币。1930年11月,红军退出吉安时,给平民银行带来了两台石印机印刷纸币。发行的纸币面值为1元、5角、200文、100文4种,1929年又扩大8000银元,增发面值10枚、20枚、50枚、100枚四种铜元券2万元,不久又增发2元面值票。东固平民银行资金充足,坚守信用,随到随兑(白区群众可持该行发行的纸币兑换银元、铜元),手续简便,服务周到,人们乐意使用东固平民银行的纸币。其流通范围扩展到永丰、吉水、泰和、兴国等县边缘山区。
  东固银行
  1930年7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将东固平民银行改组为东固银行,并决定印制发行东固银行的纸币,并扩大其使用范围。东固银行发行的纸票有铜元10枚1种,与原东固平民银行的铜元票一并在赣西南苏维埃区域流通。由于东固银行有充分的物质和资金作保证,铜元票可以随时兑换铜元,因此很受群众欢迎。东固银行纸币发行数额,1930年10月朱昌楷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称:“出了20多万纸票,在赣西赤色区域内部可以通用……”1930年11月,江西工农银行创办,东固银行遂告结束。
  第二节中国农业银行吉安青原支行
  经营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吉安青原支行位于青原大道237号,前身为中国农业银行吉安市新兴支行,成立于2001年1月,隶属中国农业银行吉安市分行,下设支行营业部、广贸分理处、值夏分理处、新圩分理处、广场分理处等9个营业机构。2003年,撤销新兴支行,所有网点归市分行直管。2006年,新兴支行营业部升格为二级支行,更名为农行青原支行;2010年,升格为一级支行。青原辖区内设有青原、广贸、值夏、新圩4个营业机构。广贸支行位于贸易广场中心街77号,新圩支行位于青原区新圩圩镇、值夏支行位于青原区值夏圩镇。
  存款业务
  2001年至2010年,支行建立和完善存款责任机制,完成国家赋予的宏观调控任务,各项存款余额稳定增长。2001年,各项存款18831万元;2010年存款达71662万元,增加52831万元,年均增长28%。存款种类以居民储蓄、企业存款为主。
  储蓄存款支行开辟了方便储户服务项目,业务中增设储蓄新品种。现有人民币整存整取定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教育储蓄、整存零取定期储蓄、本外币定期一本通、定期一本通、个人通知存款、“双利丰”、定活两便储蓄等。2001年储蓄存款余额16479万元;2010年,存款余额为57022万元,十年间增长40543万元。
  企事业单位存款在努力吸收企事业单位存款、单位定期存款的基础上,提供单位通知存款、单位协定存款等多款为客户量身定制的增值产品,有效提高了客户的经济效益。2001年,企业存款余额为2352万元;2010年为14640万元,比2001年增加12288万元。
  表28-1-12001-2010年农行青原支行存款余额情况单位:万元
  贷款业务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支行开发了多个贷款品种,按照分层次、精细化营销原则,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的组合与供给,制定出能够满足各类客户各种金融需求的贷款品种。2001年,各项贷款余额为7064万元;2010年为28964万元,增长21900万元。贷款项目主要有个人贷款、企事业贷款、三农贷款三类。
  个人贷款品种丰富,主要满足个人生活、置业、创业等融资需求。包括个人质押贷款、个人房产贷款、个人汽车贷款、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多种货款品种。至2010年底,共发放个人贷款5765万元。
  企业贷款始终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制定出能够满足企业各种金融需求的贷款品种,服务于青原基础设计建设的各行各业。2001年,企业贷款2107万元;2010年,企业贷款增至23199万元。
  农户小额贷款为满足农户生产生活需求,按照普惠制、广覆盖、商业化的要求,对农户家庭内单个成员发放小额贷款,支持城乡农业发展。截至2010年共发放农户小额贷款3689万元。
  表28-1-22001-2010年农行青原支行贷款余额情况
  中间业务
  为推进业务经营多元化、盈利多元化,农行青原支行积极拓展中间业务。中间业务主要以“一大四小”(“一大”指确保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四小”指县城和市府所在地的绿化,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绿化,农村自然村的绿化,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和矿山裸露地的绿化)为重点,扩总量、上规模、保质量。2010年,支行在拓展中间业务中实现银行业务收入289万元,其中银行卡业务收入116万元,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80万元、结算业务收入27万元。
  其他业务
  2009-2010年,通过代理发行信托投资资金、代理地方债券资金管理等方式积极支持青原区105国道二改一工程、青原大道白改黑工程、正气广场等多个城市建设项目。
  主要金融产品
  金钥匙支行以渠道便利、品种齐全、功能强大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包括个人存贷款、支付结算、投资理财等业务。
  金光道支行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对公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存款、融资融信、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交易业务、投资理财、托管业务等。金光道传承中国农业银行“承诺是金、一诺千金;专业是金,智汇于金; 合作是金,点时成金;服务是金,同心如金;价值是金,笃行铸金”的“金理念”。
  金e顺支行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在线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视银行(家居银行)等在内的交易渠道体系,以及客户服务中心、消息服务经营门户网站等在内的服务渠道体系。以“全面的账户管理,灵活的资金调度,轻松的投资理财,安全的技术保障”为基本特征。金益农中国农业银行针对“三农”客户推出的中国第一个三农金融服务品牌,其金融产品涵盖农民生产生活服务、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为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服务、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八大领域。
  金穗卡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产品品牌,包含信用卡、借记卡两大产品体系,以先进的电子化手段为依托,实现以城市为中心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满足不同客户群体消费、支付结算、汇兑、储蓄、代理业务、投资、理财等多种金融需求。
  支行形成了涵盖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国际业务、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理财业务、代理业务等较为完整的金融产品系列;建成了集客户经理服务、柜面服务、客户在线、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脑银行、手机银行、现金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全方位、多领域、跨时空、个性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加大了农户小额贷款发放,扶持农户生产经营,满足农户生产性融资需求,扩大信贷投放量和金融服务覆盖面;推出了专职客户经理服务、VIP贵宾服务等多种服务手段。
  第三节中国工商银行吉安市青原支行
  经营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吉安青原支行位于吉安市火车站旁,青原区正气路19号,前身是2001年10月成立的吉安分行营业部青原分理处。2002年12月,经市人民银行同意由原中国工商银行吉安市分行营业部青原分理处更名中国工商银行吉安市分行青原分理处。2003年12月,经吉安市人民银行吉银管机构[2003]6号批复,分理处升格为支行,即中国工商银行吉安市青原支行。2005年6月,根据上级及吉安市银监局批准,将梅林分理处撤并到“中国工商银行吉安市青原支行”。2005年12月,青原支行根据工总行股份制改革的要求成立股份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吉安市青原支行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安青原支行。
  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吉安市青原支行(以下简称工行青原支行)发展成为涵盖个人金融业务、对公业务、个人贷款业务、对公贷款业务、票据、电子银行等六大模块业务,在职职工平均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从业管理经验。工行青原支行下设营业部,有对外营业窗口6个,营业场所分为现金区、非现金区、个人理财服务区和24小时自助区。各营业所均有专职的理财师及客户经理。
  业务种类
  支行办理本外币存款、贷款,同业拆借业务,国内外结算业务,办理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各类汇兑业务,代理资金清算,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销售业务,代理发行、承销、兑付政府债券,代理银证转证业务,保险兼业代理,企业年金托管服务,住房按揭业务,个人商业贷款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代理开方式基金注册、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黄金买卖业务,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企业、个人财务顾问,组织和参加银团贷款,代理发行买卖或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企业、个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经营的其他金融业务。
  业务经营
  支行成立之初,积极打造和培育以“四大超越”(超越柜台、超越时间、超越内涵、超越自我)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文化。2008年,青原区冰冻灾害严重,支行做好抗震救灾金融服务工作,第一时间开辟了捐款绿色通道,方便客户及时将款项汇往灾区,为前往灾区救援的医护工作者开辟抗震救灾医护人员绿色通道,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服务。
  支行在辖区内的各网点日均受理流动客户600人,月均业务量3万笔。2009年,实现经营效益1038万元,各项理财产品6285万元,存款余额25575万元,贷款余额47892万元,发展了近8万客户。
  支行营业部日均受理流动客户600人,月均业务量3万笔,2010年,实现经营效益861万元,各项理财产品4981万元,存款余额24837万元,贷款余额40170万元,贷款不良率为零,发展了约8万客户。表28-1-3工商银行青原支行存款业务情况单位:万元
  表28-1-42001-2010年工商银行青原支行信贷业务情况单位万元
  第四节中国建设银行吉安市分行青原支行
  经营机构
  建行青原支行位于青原区文天祥路6号,前身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吉安市铁路支行,成立于1992年11月8日。2007年3月改称为中国建设银行吉安分行青原支行,业务上受中国建设银行吉安市分行领导。
  业务经营
  支行成立之初,以筹措、融通、管理地方铁路建设资金为主要职能,现已开办业务范围包括办理人民存款、贷款、结算业务,办理票据贴现,代理发行、代理兑付、销售政府债券、买卖政府,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办理外存取款业务等。2010年底贷款余额68915万元,存款余额44689万元。
  存款种类有个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
  贷款业务开设的项目有发放各类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搭桥贷款、法人账户透支、进出口贸易融资,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包括集体消费贷款、法人账户透支、进出口贸易融资,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包括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货款等,办理票据承兑、贴现及各类保证业务。青原区成立后,支行先后为井冈山大学、华能井冈山电厂、思锐再生铜有限责任公司、河东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累计发放贷款22亿元,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资金清算业务采用了经国内专家论证具有国内商业密码领先水平的加密措施,安全性能高,手段先进,在全省首家开办个人电子汇款业务,为单位、个人提供各种国内、国际资金清算服务。
  中间业务主要是代理发行、兑付、承销企业及政府债券,代理财政部门和国家开发银行委托拨款、贷款业务,代理财政部门和国家开发银行委托拨款、货款业务,代理财政基建基金,代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代理保险、黄金买卖、基金业务、代发(工资)、代收(付)费、代保管、出租保管箱、项目评估、资产评估、审查工程预(决)算、业务咨询、投资顾问、财务顾问等服务。
  国际业务包括办理外汇存贷款、外汇票据承兑和贴现、国际结算、国际保理、外汇担保、外币兑换、结售汇、通过总行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等业务,在金融系统率先推出两岸汇款即时通特色业务。
  现已开展的银行卡业务有龙卡信用卡(金卡、普通卡)、龙卡借记卡(储蓄卡、转账卡、专用卡)、IC卡等等,还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联合发行了联名卡、认同卡,服务领域涉及商业、旅游服务、饮食娱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医疗卫生、保险等社会经济诸多方面,累计发放银行卡五万余张。
  第五节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市青原分理处
  机构与网点
  前身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市河东分理处,成立于1998年9月,是直属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市分行的一级法人全功能型分支机构,有1个营业网点,在职员工12名。青原区成立后,更名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市青原分理处。
  存款与储蓄
  建区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市河东分理处储蓄存款余额3100万元,主要是吉安贸易广场商户的活期存款和周边村民的定期存款。2010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市青原分理处存款余额达2.1亿元,建区十年,存款余额净增1.70亿元,比2001年的存款余额增长5.5倍。
  信贷业务
  2001年青原区成立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市河东分理处未能开办信贷业务,有贷款需求的客户,介绍到吉州区中行吉安分行信贷部进行办理。2006年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市青原分理处才开办信贷业务,到2010年贷款余额达1.01亿元。建区十年,贷款余额增长1.01亿元,主要贷款客户是华能电厂、中医院、二二七地质队和青原区的四个经济园区的中小企业,贸易广场业主。到2010年底,贷款质量较好,无不良贷款。
  会计结算
  分理处从成立到之初到2010年,努力发挥中国银行外汇融资和国际结算业务优势,加大对地方出口企业和信誉良好、收汇稳定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创汇能力。
  业务范围涵盖本外币存贷款、国内国际结算、票据贴现、贸易融资、进出口结售汇、境内外收付汇、外汇买卖、外汇宝、汇聚宝、信用卡、借记卡、国际卡、个人住房、汽车消费贷款、个人投资经营贷款、抵(质)押循环贷款、个人信用循环等多方面。其中国际结算、外汇业务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网络发达。分理处依托科技优势,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推出本外币定活期一本通、客户理财服务、24小时全功能自助银行、储蓄及对公通存通兑、银证转账、网上银行等深受客户欢迎的金融产品。
  第六节青原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
  经营机构
  2001年11月,经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批准,原吉安市河东、天玉农村信用社从吉州区联社划出,与从吉水县联社划出的富滩农村信用社和从吉安县联社划出的值夏、新圩、富田、东固等7个信用社重组为青原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由辖区内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地址位于青原大道249号,下辖河东、天玉、富滩、值夏、新圩、富田、东固等7个基层信用社和云楼、文陂、大桥、青原山4个分社,网点遍布全区各街道乡镇和主要商业区。
  2004年12月,江西省银监局正式批准筹建以区为单位统一法人的青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5年11月,统一法人的青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式开业。
  青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管理机构包括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员工社员、其他自然人社员和法人社员按资格股一人一票,自然人每1000股投资股一个投票权选举产生。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共有社员代表41人,其中自然人社员代表占75%,员工代表占25%。理事会是社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和青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经营决策机构,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理事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或更换,并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任职资格审查后行使职责。第一届理事会有成员7人。理事会设理事长1人,理事长为法定代表人。理事长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离任时须进行离任审计;监事会是监督机构,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监事会监事由员工代表和非员工代表担任。员工监事由员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非员工监事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每届任期3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第一届监事会员工担任的监事不超过监事总数的三分之一。
  青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内设机构包括人事秘书科、计划信贷科、财务电脑科、稽核监察科、安全保卫科、资产保全部、客户服务部、营业部。2001年,在河东、天玉、富田、东固、富滩、值夏、新号等乡镇设立7个信用社,在青原山、大桥、云江、云楼、文陂等地设立5个分社。2007年,因业务发展需要,经报银监吉安分局批准,云江信用分社撤并,所有业务并至大桥分社。
  2010年,按照省联社提出的改革规划,青原区联社拟与吉州区联社合并组建吉安农村商业银行。按照相关规定,分别召开了理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取消了青原区联社法人资格,新设合并为吉安农村商业银行。同时,解散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2010年11月,江西省银监局就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情况和清产核资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严格的现场验收。2010年底,完成不良贷款置换工作后的指标已达到地市市辖区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条件。
  业务经营
  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办理存款、贷款、票据贴现、国内结算业务;办理个人储蓄业务;代理其他银行的金融业务;代理收付款项及受托代办保险业务;买卖政府债券;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统一办理辖内农村信用社资金融通调剂业务;参加资金市场,为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办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结算业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按照国家制定的货币政策确定境内流通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冲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1962年4月15日发行第三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混合流通,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1987年4月25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1999年10月1日,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并陆续收回第四套人民币。青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辖内网点主要流通第五套人民币。
  2001年前,结算渠道单一,结算方式仅为信汇、电汇和支票。2001年4月,青原区农村信用社省辖电子汇兑系统顺利开通,随后又相继完成省辖电子汇兑系统并入全国农村信用社特约电子汇兑系统工作,开办电子汇兑和省辖银行汇票业务,结束信用社不能办理银行汇票的历史,实现汇兑资金24小时之内到账。开通县辖电子汇兑业务,改变票据交换手工清算的落后局面,辖内横、纵向的资金划拨问题得到解决。结算渠道不畅的问题得以逐步解决,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结算渠道的畅通,结算方式、结算手段的多样化,促使结算账户和结算存款大幅度增长,从而促进了各项存款增加。2004底年,开通现代化支付系统,单位和个人汇兑资金可实时到达,有效解决了跨行结算问题,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灵活的支付结算服务。2005年12月,核心系统综合业务成功上线,实现储蓄全省通存通兑,单位存款也实现全省通存,并能及时按客户需要将资金汇兑到全国任一指定账户。2006年,百福卡及农民工银行卡特色卡服务开通,使广大客户一卡在手、汇通天下,有效地解决农村支付结算手段落后、资金和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使农民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2007年底,又开通全国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实现全国异地结算大联网,使个人办理汇款业务更方便。2009年,个人账户实现全国通存通兑,有效地解决广大客户异地跨行结算难题,同时开通了ATM存取款机、转账终端、网上银行等业务,为客户的存取款、资金结算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现开办的结算产品有百福卡(农民工特色卡)、转账电话、转账中断、网上银行、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电子汇兑系统、现代支付系统、实时同城清算系统。
  安全工作
  2001年,信用合作联社设立安全保卫科,接受上级保卫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检查和监督。安全设施有金库、守库室、营业室、围墙等建筑防范设施;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无线通讯及公安110报警联网系统和防卫防护器材等技术防范设施;具有防弹、防破坏功能的专用运钞车及护卫车。内设经济民警,负责银行金库守卫,现金、金银、有价债券、重要凭证和重要物资的押运,防抢劫、盗窃、爆炸、破坏,维护内部正常秩序,保护行内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安全保卫科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辖属机构及网点的安全保卫工作。
  信用合作联社成立了综合治理维稳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安全保卫科合署办公,配备专职的综治部门,负责检查督促协调单位的综治工作。
  根据省联社综治委的总体要求,每半月全社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排查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集中行动,对排查出来的可能引发影响稳定的重大纠纷、疑难纠纷建立排查调处台账,实行挂账销账制度,限期化解,每位员工交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风险金,实行奖优罚劣,激励员工认真履行自己岗位所承担的安全责任。
  制定综治工作管理方案。全社员工对照省联社提出的“勤奋、忠诚、严谨、开拓”企业文化精神,找出自己在思想理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立和完善矛盾调解机制,以定期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及时处理和化解矛盾。
  综治考核实行百分制,对成绩显著的前两名给予表彰奖励,对成绩较差者,严格实行扣分制,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开展“平安信用社”为主题的平安创建活动,促进和谐平安创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第七节邮政储蓄
  邮政储蓄银行以普遍服务为根本,是邮政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一大平台,具有业务种类多、范围广、服务功能齐全等特点。青原区成立前,各乡镇先后开办邮政储蓄代办所,开设面向农村邮政汇兑和邮政储蓄业务。青原区成立后,青原邮政分局在城区内开办贸易广场商贸支行、青原大道支行两个邮政储蓄支行,调整了农村储蓄代办机构。开办的业务有储蓄、小额信贷、对公业务、保险等。办理代发工资、代发养老金、代缴水、电费,代缴电话费等金融业务。到2010年两支行的存款余额达2.6亿元, 从业人员共计15人。
  邮政储蓄银行提供定期、活期、定活两便储蓄存款、活期异地存取款等业务。在值夏、新圩、富田、东固4个乡镇开办邮政储蓄业务。2009年底,辖区储蓄余额为2.7亿元,营业人员为21人。2010年5月,由于金融业务快速发展,为了便于基层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青原邮政分局成立了新圩邮政支局,下辖值夏、富田、新号、东固邮政所和富滩代办所。每月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下配了片区客户经理,举办了多期业务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2010年底,4个储蓄网点余额达3.12亿元。其中值夏、富田两网点余额超过7500万元,新圩、东固两网点均超过6000万元。代理保险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保险业务超过1500万元。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地名

青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