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少先队、儿童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35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少先队、儿童团
分类号: D432.51
页数: 1
页码: 461-461
摘要: 少先队和儿童团是共青团直接领导的少儿组织。
关键词: 少先队员 共产主义儿童团

内容

少先队和儿童团是共青团直接领导的少儿组织。
  少先队组织
  县设总队,区设大队,乡设中队,村设小队。工农子弟年满15~21岁者即可参加,装备全由苏维埃政府发给,衣、帽、绑带均为蓝色,戴红袖章,执梭標。平时站岗放哨,监视敌人的行动;战时作为预备队,配合红军、游击队作战。
  儿童团组织
  县设儿童局,区设大队,乡设中队,村设分队。由7~14岁的儿童组成。一律戴红飘带,背木枪。儿童团必须接受共产主义教育和军事训练,具体安排是上午上课,下午练操或其他活动。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检验路条,张贴标语,帮助军属挑水、砍柴。
  1930年2月,在陂头(今文陂乡渼陂村)成立赣西少共先锋总队,总队长汪耀鸣,下设4个支队,16个大队。少先队、儿童团每年要在陂头总会操,每次会操都是东固儿童团第一名。有一次,朱德率红四军经过东固,听到操练的声音洪亮、步伐整齐,以为是正规部队在出操,便询问是哪里的队伍,后得知是少先队、儿童团在出操,朱军长大为赞扬。1931年11月公略县成立后,少先队和儿童团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配合党团组织做了大量工作,成为苏区人民革命斗争的有力助手。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地名

东固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