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苏维埃政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3000134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苏维埃政府
分类号: D033
页数: 3
页码: 449-451
摘要: 1929年10月以后,根据地范围内的吉水、吉安各县区所属乡(包括今青原区范围)陆续建立苏维埃政府。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人,委员7人,其中常委3人,并在所属村设村代表。
关键词: 苏维埃制 苏维埃政府

内容

乡苏维埃政府
  1929年10月以后,根据地范围内的吉水、吉安各县区所属乡(包括今青原区范围)陆续建立苏维埃政府。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人,委员7人,其中常委3人,并在所属村设村代表。
  区苏维埃政府
  各区苏维埃政府设主席1人,委员13人,其中常委7人。内设军务部、财政部、社会保险部、教育部、人民审判委员会(后为肃反委员会)、土地委员会,各部委领导人由常委兼任。
  东固区苏维埃政府1929年10月,在原东固区革命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东固区苏维埃政府。罗宗清、段起凤、胡海、罗绍林、李良愈、古名榜先后任主席,政府机关先后驻南龙、东固等地。直辖三彩、小水尾、六渡、南龙、南源、古竹、安乐、江口、大源坑、敖上、黄沙、东固、铜灶、殷富、丰岭、花岩、大龙、杨斜岭、冷坑、同知、桥市、上坊、下坊等23个乡苏维埃政府。
  中鹄区苏维埃政府1929年11月,中鹄区革命委员会在源头(今富滩镇丹村)改为中鹄区苏维埃政府。郭大元、刘宗耀、施明宣曾先后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政府机关先后驻源头(今富滩源头村)祠堂、施家边(今富滩施家边村)一本堂、固山下岩(今富滩固山下岩村)祠堂、张家渡(今富滩张家渡村)萧氏宗祠等地。1930年3月,中鹄区苏维埃政府隶属赣西南苏维埃政府领导,中鹄区改名为水东区,同年6月恢复为中鹄区。1931年11月后,中鹄区苏维埃政府隶属于公略县苏维埃政府领导,管辖施家边、古富、良下、富滩、皂村、丹村、社山、村背、下岩、龙田、南村、葛山、砖门共15个乡苏政府。
  富田区苏维埃政府1930年1月,纯化区革命委员会富田办事处升为富田区苏维埃政府。尹礼熄、匡君栓、曾洪栋、曾守财、曾选锦先后任主席。政府机关先后驻富田陂下、壬家、王川。直辖下厅、云楼、水口、坪田、高庄、杨渡、富田、匡家、陂下、王田、奁川、草坪、江背、鹫湖、山中、横坑、杨柳、花岩、北坑、龙会等20个乡苏维埃政府。
  水东区苏维埃政府1930年2月,水东革命委员会改为水东区苏维埃政府。机关驻水东杨家庄,后由杨家庄迁至中鹄社山。1931年6月,吉安县委撤销,水东区并入中鹄区。1932年春,恢复水东区,重建水东区苏维埃政府,先后由施庚生、刘令钧、许棉然兼任主席至1934年4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水东区苏维埃政府被迫撤销。
  纯化区苏维埃政府1930年3月,纯化区革命委员会改为纯化区苏维埃政府,同时,新圩、桐坑两个办事处撤销。1931年11月成立公略县后,改为陂头区苏维埃政府,刘吉山、杨成芙、魏志义、胡绪新、曾洪栋、胡耀忠先后任主席。机关驻陂头万寿宫下辖新圩、陂头、小水、北溪、小车、陂下、值夏、水口、桐坑、朱山、龚家、北阮、水北、大前、源头等20个乡苏维埃政府。
  儒林区苏维埃政府1931年4月,原吉安县组建的儒林区苏维埃政导撤销后,在值夏七姑岭重新组建儒林区苏维埃政府。1931年11月,隶属公略县,1934年下半年解体。
  1930年2月,上述区苏维埃政府隶属赣西苏维埃政府1930年3月,隶属赣西南苏维埃政府,1931年11月,由公略县苏维埃政府管辖。
  县苏维埃政府
  吉安县苏维埃政府1930年10月,吉安县苏维埃政府在吉安城成立,主席杨成芙,秘书长郭七连。内设文化部,部长欧阳帮达;军事部,部长罗英云;肃反委员会,主任颜达;土地部,部长刘家招(还有民政部、建设部、工农检察部的部长名字不详)。下辖东固、富田、纯化、儒林、西区、水东等6个区苏维埃政府。1930年11月,县苏维埃政府机关迁驻陂头,不久迁至富川陂下,1931年4月驻吉水县水南松山,后又迁东固张家背,6月撤销。
  公略县苏维埃政府1931年11月,中华全苏工农兵代表大会决定在吉安东固与吉水水南一带建立公略县,成立中共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直属中央苏区江西省领导。月底,公略县苏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水南松山村召开,毛泽覃主持会议,会议宣布公略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县苏主席李衍星、后胡海、胡发鑫、刘声伦、曾洪栋;副主席梁必洪、曾洪栋。县苏机关驻吉水水南松山。县苏维埃政府隶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领导,管辖吉安县的富田、陂头、东固、水东、儒林,吉水县的折桂、冠山、中鹄、白沙、水南(其中折桂区和冠山区是1932年3月后新发展的)泰和县的罗家区。1932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公略县折桂、中鹄,逼近水南。8月,县苏政府迁住吉安县的富川区陂下村办公,同年11月在陂下村召开了公略县苏第三次代表大会,改选胡发鑫为县苏主席。1933年8月,公略县苏政府从富田搬到水南。同年10月公略县苏政府在水南召开了第四次代表大会,会议对扩大红军、土地问题、财政,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议同时选举了县苏政府,12月又进行改组。1934年10月,由于国民党军队的残酷镇压,公略县苏维埃政府领导组成的工作团被破坏解体。
  公略中心县苏维埃政府1932年3月,中共苏区江西省委根据苏区中央局指示,成立公略中心县苏维埃政府,中共公略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合署,胡海、胡发鑫、刘声伦先后任中心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心县委、政府机关先驻公略县水南区水南街天主堂,后迁公略县富田区陂下村。公略中心县成立时的管辖范围,包括公略、永丰、万泰、新干、龙冈等五县,纵约120公里,横约90公里,总人口30余万。其全盛时期,向东、北发展后,纵约185公里,横约105公里,与其他苏区连成一片。1934年4月,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原公略中心县范围。1935年初,县苏停止活动。
  永丰中心县苏维埃政府1933年8月,中共江西省委在富田陂下村召开公略中心县所辖五县党代表大会。大会决定撤销中共公略中心县委,成立中共永丰中心县委和中心县苏维埃政府,胡海、胡发鑫、刘声伦先后任永丰中心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政府机关先驻富田陂下,后迁永丰县腾田。主力红军长征后不久,遭到敌人破坏,县苏被迫停止工作。
  赣西苏维埃政府
  1929年11月,赣西临时苏维埃政府成立,曾山任主席。1930年2月“二七”会议召开。会上正式成立赣西苏维埃政府,曾山任主席,统一领导东固、延福区苏维埃和赣西各县、区革命委员会的工作。机关驻吉安县陂头。
  赣西南苏维埃政府
  1930佯3月22日,中共赣西南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在吉安县富田召开,决议将赣西苏维埃政府改为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曾山任主席,辖赣西南各县,下设中、西、北、南四路办事处。东固、富田、纯化、中鹄、水东等区苏政府属中路办事处领导。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是赣西南苏区的最髙政权机关。由赣西南代表大会产生人民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下设常任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在常任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经济部、保险部、军事部、裁判部、交通部等机构,在赣西、赣南分别设立赤卫军总指挥部,分别由曾炳春、萧大鹏任总指挥。5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下设东、西、北和赣南东河、西河5个办事处。黄鉴为东路办事处主任,刘天干为西路办事处主任,萧大鹏为东河办事处主任。7月,改设为中、西、北、南四路办事处。
  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1930年3月,设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筹备处。同年10月7日,在吉安城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府,最高机构为执行委员会,曾山、方志敏、刘其凡、陈正人、张国卷、毛泽东、李文林、彭德怀、曾炳春、罗炳辉、陈毅、黄公略、段起凤、金万邦、郭承禄、朱德、刘九峰、萧韶等53人为委员,方志敏、张国焘、毛泽东、郭贞、李文林、刘仁、彭德怀、土怀、朱昌偕、金万邦、王申选、曾山、朱德等13人为常务委员,曾山任主席。内设秘书处(秘书长马铭)、军事、财政、土地、教育、内务、外交、劳动、建设、司法等部。根据当时形势,成立财政、军事两部,财政部长周冕,军事部氏金万邦。同时设立赣东、赣南、赣西、北路4个办事处。
  省苏维埃政府公布《宣布本政府成立及纲领》的文告,阐明省苏维埃政府的宗旨是驱除帝国主义势力,打倒军阀,消灭一切反动派,领导和组织武装工农群众,扩红、筹款、支前、肃反等工作。
  省苏维埃政府统辖赣东北、赣西南红色区域:吉安、吉水、泰和、万安、永新、遂川、宁冈、安福、宜春、分宜、新余、峡江、清江、水丰、乐安、南丰、广昌、宁都、瑞金、石城、兴国、赣县、于都、安远、寻乌、会昌、信丰、南康、上犹、崇义等30县。
  11月18日,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撤至占安县陂头。“富田事变”后,省苏维埃政府停止工作。1931年1月,省苏维埃政府逐步恢复活动。4月召开省苏主席团会议。决定补选执行委员24人,取消各路办事处机构,由省苏维埃政府直接指挥各县。
  1932年5月,省苏维埃政府召开第一次全省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副主席陈正人、陈家俊。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青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青原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全面、系统地记述青原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是地方性、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本志记述范围以青原区行政辖区为主;历史记述中涉及相邻县(市、区)的内容,以历史境域为界,同时注明年代。本志以类系事、事以类从,结合社会分工,划分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6大部类。构架为编、章、节、目四个层次,共设36编、191章、681节。

阅读

相关地名

东固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