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6545
颗粒名称: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分类号: D632.1
页数: 2
页码: 380-3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3年吉安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低保、落实医疗救助的情况。
关键词: 吉安市 城乡居民 生活保障

内容

【城乡低保】 从2013年1月1日起,吉州区、青原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370元提高到420元,县(市)由每人每月350元提高到400元,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200元。
  8月1日至9月30日,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清理整治活动,共清退城市低保1258户2230人、新增891户1630人;清退农村低保2845户6320人、新增2475户4538人。共取消人情保关系保161人。全市基层干部及其亲属享受低保备案承诺20311人、备案低保对象3853户6815人。
  【落实医疗救助】 2013年5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政策的通知》(吉市民字〔2013〕49号)。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对象住院救助比例达100%,封顶线为6万元;城乡低保对象、“六类对象”、“两类对象”和20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救济对象住院救助比例为60%,封顶线为2万元。特别对上类对象患19类规定大病病种,住院救助比例为70%,封顶线为3万元。对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大病规定病种患者,医疗救助按50%的比例,对5000元起付线以上的超出部分给予救助,封顶线不超过1.5万元。对低保对象及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14周岁以下成员患规定大病的,住院救助比例分别提高为80%和60%,年救助金封顶线分别提高为5万元和2.5万元。
  【敬老院建设管理】 落实了集中供养每人每月245元,分散供养对象每人每月220元的五保供养标准。
  按照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农村五保供养档案管理办法》及五保档案规范样本,在青原区开展五保供养档案规范建档工作试点。5月27日,召开了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档案工作(培训)会,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村五保供养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6月底前全面建立规范县、乡、院三级五保档案。
  经省厅评定表彰三星级敬老院41所、二星级敬老院68所、一星级敬老院38所,其中三星院和二星院分别达到全省总数的1/5和1/4,均为全省各设区市中数量最多。
  【走访慰问民政救助对象】 春节前夕,全市按照农村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每人200元,城市低保对象每人300元的标准,发放元旦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7251万元,受益群众达28.6万人。2013年春节,全市走访慰问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众1.84万人,走访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等227所,发放慰问金、棉被、大米、食油等合计人民币879万元。重阳节走访敬老院8所,送慰问金4万元。
  【全面启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6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全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实施意见》(吉府办发〔2013〕16号)。全市市本级和万安县、新干县等11个县(区)出台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万安县、青原区、遂川县等10个县(区)编办下文成立了工作机构,其中,6个县(区)解决了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吉州区、安福县4个编制、万安县、永新县3个编制、峡江县2个编制、青原区1个编制。年内,全市对低保申请对象和已保障对象共4.03万户7.53万人进行了家庭财产信息比对,共核对出近年购买商品房(店面)或拥有2套以上住房家庭427户,缴纳住房公积金32人,购买了小车155人,已办理退休的1719人,经商1157人。全市因信息比对核实而杜绝进入低保的对象达749户1260人;核销因家庭经济状况好转的低保对象达1480户2750人。
  【建立社会救助绩效考核机制】 9月29日,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吉安市社会救助绩效考核办法》(吉市民字〔2013〕110号),市财政局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先进县市区的社会救助工作予以经费补助,每个单位补助10万元。
  【建立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8月28日,市政府建立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常务副市长刘连根任总召集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尹小明和市民政局局长龚上迈任召集人,组成成员包括发改委、财政、人保、教育、卫生、公安、税务、工商、银监等20个部门。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4

《吉安年鉴2014》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述了2013年度吉安市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农业、工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法制、林业、水利、信息化建设、旅游、交通、邮政、商贸、财政税务、银行·保险·证券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万海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