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6502
颗粒名称: 文化艺术
分类号: G127
页数: 8
页码: 351-3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3年吉安市文化艺术、文艺场馆建设的情况。
关键词: 吉安市 文化 艺术

内容

综述
  2013年,全市文广新系统坚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围绕建设文化大市这个目标,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大好机遇,着力打造特色文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庐陵文化、市场服务、文化队伍等六大品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吉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品创作有了再丰收 成功举办首届庐陵文化艺术节,并以此为契机,创作演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在全国、全省比赛中荣获佳绩:万安小品《鸭缘》荣获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群舞《田·缘》和双人舞《那一盏红灯笼》代表江西入选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决赛;遂川县音乐《再唱映山红》、永新小鼓《宝朵冲浪》和安福县“激情泸潇·最美樟乡”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分别入选江西省首届“赣鄱群星奖”音乐、戏剧、曲艺作品类群星奖和项目类群星奖,万安文化馆馆长赖志良入选“群文之星”,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举办了全市第三届小戏小品调演、声乐大赛、钢琴大赛等,新创作演出重点节目近100个。投资300万元的大型情景主题歌舞《记忆庐陵》成功上演,连续演出30场次,并远赴韩国、亮相北京,获得各界赞誉,荣获第五届江西艺术节“玉茗花”大奖特别奖,市局因节目编创展演成效显著受到市委、市政府特别嘉奖。大型采茶戏《那片遥远的故园》入选2013年全省文艺繁荣工程资助剧目,并在第五届江西艺术节上上演。
  简政放权力度前所未有 2013年,市局共精简行政审批项目7项,下放、委托行政审批项目19项。精简、下放、委托项目总数占近五年来精简、下放、委托项目总数的59%,占市局原有行政审批项目总数的43%,对所有委托下放项目,做到了不留一手、不插一手,真正把权力放给县(市、区)。
  文化遗产保护有了再突破 吉州窑遗址公园正式开园,千年窑火得以重燃;白鹭洲书院公园改造工程扎实推进;庐陵民俗博物馆和仿古街正式开放运营;市博物馆新馆陈展工程设计全面完成并抓紧施工。全市有9个古村被评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有12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4处建筑被公布为江西省第一批优秀近现代建筑,有18个镇村被评为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配合市委宣传部完成了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吉安》文物遴选、观众组织等工作。积极开展文物行政执法检查,全市共检查整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隐患15处,清理文物保护单位私搭乱建4处。21个项目被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全省六分之一。39人被评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庐陵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逐步推进,正在编制《庐陵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
  文化产业有了再发展 组织了2013年重大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申报工作,全市共有19个项目申报,其中在建项目12个,储备项目7个。吉安市印刷包装基地被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家级产业基地。江西华文光电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为全省首批印刷复制示范企业。泰和祥峰木艺制品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为江西省第四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已增至7家。引进北京中瑞泛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在青原区渼陂村建设中国·渼陂美术写生文字产业基地(文化沟)项目;参与组织了2013年深圳文博会和吉安文化产业(深圳)招商推介会,成功签约项目26个。成功引进了深圳金德羊3D技术研发中心投资1000余万元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高端数字影院。与吉州珠江村镇银行签订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与金融机构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吉安市文化产业实现转型跨越,这是吉安市签订的首个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
  文化民生有了再改善 全市所有农村乡镇都建立起了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文化站,利用流动车、流动舞台,开展流动演出、流动放映、流动展览等服务,扩大了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2013年,全市开展送戏下乡1501场次,完成率140%;乡镇自办文体活动1187场次,完成率184%;完成送电影下乡42197场次,完成率122%;完成农家书屋更新点301个,完成率100%;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4594个,完成率100.2%。全市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成功推进,“情系农民工——文化志愿者在行动”系列文化活动、全市第三届“读好书”活动、文化庐陵书画摄影展、庐陵文化大讲堂等活动相继开展,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周鑫)
  文艺场馆建设
  【场馆建设争资立项成效显著】 积极对接中央苏区工作,努力立项争资,成绩显著,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088万元。市级“三馆”建设顺利推进,争取中央补助市群众艺术馆建设资金900万元,农村文化建设项目奖励资金275万元,文化馆(站)、图书馆免费开放补助经费1149万元、基层图书馆文化馆维修专项资金590万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100万元、社区文化建设专项资金74万元。吉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建设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和文化部立项。
  (张文端)
  文艺创作
  【文艺创作喜获丰收】 吉安市采茶歌舞剧院和井冈山大学附属艺术学校精心创作的大型情景主题歌舞《记忆庐陵》,荣获第五届艺术节“玉茗花”大奖特别奖、导演特别奖、音乐创作二等奖、舞台美术二等奖、灯光设计二等奖、主演二等奖三等奖、配演二等奖、道具设计制作奖;大型采茶戏《那片遥远的故园》获第五届江西艺术节“玉茗花”剧目奖、剧本一等奖、主演一等奖、配演一等奖二等奖。群舞《田·缘》和双人舞《那一盏红灯笼》分别获“第八届江西音乐舞蹈艺术节·江西省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和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并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打响了开门红。
  (李文凌)
  重大文化活动
  【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为加快推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文化部、财政部从2011年起,联合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第二批示范项目从2013年起启动,到2015年结束。在市文广新局的精心组织并积极向上争取的基础上,经省文化厅推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评审、全国公示和国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吉安市农村文化“星火”工程等57个项目列入2013-2015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名单。吉安市首次获此殊荣,全省仅有2个。
  (张文端)
  【幸福吉安’2013新春文艺晚会】 2月2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主办。整台晚会以体现“崇文、正气、开放、图强”的吉安城市精神为主题,在高亢、热烈、欢快、大气的开场歌舞《新春大联》中拉开序幕。《崇文篇》《正气篇》《开放篇》《图强篇》四个篇章,将歌舞、采茶戏、小品、时装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贯穿其中,展示了吉安人民在即将辞别龙年,喜迎蛇年的时刻,共同庆祝佳节的美好心愿。歌舞表演《走向辉煌》将晚会推向高潮。
  【全市第三届小戏小品展演】 8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共同举办。各县(市、区)专业剧团推出了12个新创作剧目和11个传统小戏参加展演,为吉安采茶戏的传承、发展立起了新的标杆。
  (李文凌)
  【中国·渼陂美术写生文字产业基地(文化沟)项目签约】 3月30日,吉安市文广新局、青原区人民政府与北京中瑞泛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举行中国·渼陂美术写生文字产业基地(文化沟)项目签约仪式。北京中瑞泛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将投资12亿元在青原区渼陂村打造极具文化创意的全国性美术写生文字产业基地。该项目位于青原区文陂镇渼陂村,与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渼陂古村咫尺相邻,由专业致力于文化旅游景区项目的综合运营服务商北京中瑞泛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打造,定位为美术写生暨书画文字产业基地,致力于打造文化+旅游+教育+商业的产业新模式,主要打造产业基地、教育基地、综合配套服务基地三大功能区。项目建成后,将承接沿海地区文字生产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打造赣中文化产业高地。
  (张文端)
  【吉安市印刷包装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 3月15日,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复江西组建赣州吉安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成为国内继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和西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后的又一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告别了井冈老区无“国字号”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历史。
  吉安市印刷包装产业基地项目是吉安市与香港、台湾和广东东莞企业界成功签订的一个重大项目,该项目位于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23亿元人民币,规划用地1500亩,主要用于建设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完善,具有文化特色的印刷工业基地。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吉安的印刷产业链,提升井冈老区的产业聚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示范辐射能力,成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从而打造吉安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
  文化交流
  【《记忆庐陵》赴韩国演出】 10月17~21日,受省委省政府的委派和韩国全罗南道政府的邀请,在省文化厅的带领下,市采茶歌舞剧院和井冈山大学附属艺术学校共同创作的带有浓郁庐陵气息的《记忆庐陵》首次走出国门赴韩国演出交流。《记忆庐陵》剧组演员26人代表中国走进韩国全罗南道顺天世界园艺博览会,在10月19日和20日的“中国江西省—国家日”将最能代表吉安庐陵文化特色的优秀节目《田缘》《婚誓》《崇文》《珍陶》和《正气》连续演出4场,这是吉安市首次组团赴国外演出交流。
  (李文凌)
  文化市场管理
  【文化市场集中整治】 年内,围绕保障文化市场安全,净化荧屏声屏和社会文化环境,开展了全国两会期间暨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全市游艺娱乐场所、打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医药广告、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净网”行动、查堵反制香港反动出版物“清源”行动、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销毁等专项治理活动。全年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5209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5498家次,取缔游商地摊22个,查办淫秽色情、侵权盗版出版物案件17起,违规游戏厅立案13起,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立案22起,收缴赌博机210台,查扣电脑120台,收缴非法卫星接收设施720套,收缴非法盗版音像制品、盗版图书、盗版电子出版物、盗版教材辅导读物、非法报纸期刊6992册(件),集中销毁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盗版软件非法电子出版物、盗版及非法书报刊16820件。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 根据省文化厅安排,从2013年3月起在全市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活动分为动员部署、练兵、选拔、集中培训、组队参赛等5个阶段进行。吉安市文广新局代表队在全省竞赛中获得了团体优秀奖、“出版物识别”单项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座谈会】 为扎实做好2013年全市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岗位练兵竞赛工作,有效落实完成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2013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吉安市文广新局于3月22日,组织召开了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文广新局分管文化市场工作的领导,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市局市场科,市综合执法支队全体,市办证窗口负责人。
  【“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 4月26日,吉安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吉州区“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了“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在吉安二中组织了“加入绿书签”签字活动;二是在吉安市吉州区西苑社区宣传栏内和部分书店、音像店内张贴“绿书签2013”宣传海报,发放《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单》,向社区市民和出版物经营者讲解知识产权有关知识,传递“拒绝盗版,做诚信公民”的理念。
  【全市文化市场“扫黄打非”重点工作推进会】 为有力推动、促进2013年全市文化市场“扫黄打非”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有效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管理。6月8~9日市局在安福县组织召开了,2013年文化市场“扫黄打非”重点工作推进会。由各县(市、区)文化市场,“扫黄打非”工作的分管领导、大队长、市文广新局市场科(扫黄打非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相关人员共计48人参加。
  【中心城区开展2013年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整治活动】 为进一步净化吉安市中心城区社会文化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市中心城区社会文化市场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广泛开展2013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整治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7月中旬以来,针对中心城区网吧经营场所、娱乐市场、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等重点场所,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与吉州、青原大队一道联合开展了中心城区2013年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整治行动。共检查各类经营单位500余多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1330册,证据登记保存印刷品6000多份,下达整改通知书17份。
  【打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 4~8月开展,全市出动执法车辆200余台次,执法人员812人次,取缔销售窝点54个,收缴卫星地面接收设施479套,自行拆除卫星地面接收设施700余套。
  【整治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专项行动】 9月2日上午,吉安市与吉州区联合行动。共检查校园周边商店9家,1家书店,2家印刷厂,在华丰印刷厂内发现600多册非法内部教材,发现吉州区韶山路小学出版星星火精典颂读校本非法教材。执法人员当场开具了物品暂扣单,按行政执法程序立案处理,并在吉安电视台《今晚8点》栏目报道。
  【“扫黄打非”各项专项行动】 市“扫黄打非”办、市局联合组织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及部分县(市、区)先后开展了“扫黄打非”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专项整治“净网”行动、深化查堵反制香港反动出版活动专项治理“清源”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非法报刊专项治理“秋风”行动
  等各项“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制定下发了各类专项行动方案,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严厉打击淫秽色情、销售传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信息、网络侵权盗版等违法行为,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
  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申报工作】 根据江西省文化厅的要求和国家文物局领导意见,在市发改委等单位的协助下,市文物科前后7次分别到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就吉安市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项目进行审核调整,就吉安市的苏区革命遗址保护项目在价值评估、合理利用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补充。经调整,吉安市2014年向国家申请赣南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旧址旧居)维修资金共14个项目140个点,预算29853万元。规划文本已上报省文化厅形成初稿,呈报国家文物局。
  【吉安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根据国务院和江西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精神,启动吉安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11月14日,印发《吉安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成立吉安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全市共有市县级普查领导机构和队伍14个,普查队伍共127人。
  【文物行政执法检查】 根据江西省文化厅、省公安厅《关于印发2013文物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赣文物法字〔2013〕10号)的要求,先后开展了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文物消防安全检查和对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涉及文物保护违法违规情况文物行政执法检查,全市共检查整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隐患15处,清理文物保护单位私搭乱建4处。
  【配合完成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吉安》文物遴选工作】 市文物局配合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博物馆、市庐陵民俗博物馆人员开展海选文物征集活动,在全市设立13个报名点,组织专家到报名点对参加海选文物进行初选,共遴选4000件文物参加在庐陵民俗生态园金螺广场举行的海选活动,圆满完成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吉安》文物遴选等工作。
  【文物保护争资立项工作】 2013年度,吉安市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计划共计10个项目,申报省基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总计23个,申报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升项目总计7个。争取到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各类文物保护经费7497万元。其中,吉安市博物馆新馆建设经费1500万元;新干县牛头遗址文物保护经费1000万元;吉安市白鹭洲书院维修经费2000万元;青原区革命文物保护经费1800万元;永丰县、永新县革命文物保护经费600万元;江西省基层文物维修专项补助经费597万元。
  【吉安市新增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月5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安市有12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其中,分别是:新干县界埠战国粮仓遗址(湖田古粮仓遗址)(战国)、吉水县吉水东吴墓(三国东吴)、青原区文天祥墓(南宋)、万安县万安城墙(明)、安福县安福孔庙(宋—清)、泰和县槎滩陂(五代)、吉州区白鹭洲书院(云章阁、风月楼、钟鼓楼)(南宋)、青原区东固平民银行旧址(1928—1930年)、青原区富田王家村诚敬堂(1928—1931年)、青原区渼陂红四军总部旧址(1930年)、青原区“二七”陂头会议旧址(1930年)、永丰县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1929年)。
  (钟阳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举办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培训班】 1月8日由吉安市群众艺术馆举办,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文化馆长和非遗骨干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陈伟峰主任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讲座。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是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各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水平。
  【名录体系建设工作】 2013年,吉安市21个项目被评为第四批江西省省级非遗名录,占全省六分之一,39人被评为第二批吉安市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吉安市有16个非遗项目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吉安市非遗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历时两年,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全力以赴做好全市非遗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组建非遗工作小组,派出业务专干,整理非遗名录项目的文字材料数十万字,图片数千张。共完成3项国家级、72项省级、95项市级、227项县级非遗名录项目的搜集、整理、归档工作。
  【庐陵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 3月8~11日,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邀请北京专家刘魁立、周小璞、刘文峰、罗微、邱春林对庐陵文化生态园民俗博物馆、吉安文化艺术中心、市群众艺术馆、市采茶歌舞剧院、新干县青铜博物馆、牛头城遗址、永丰县欧阳修纪念馆、索艺农民画传媒有限公司、青原区净居寺、渼陂古村、富田古村、吉州区钓源古村、吉安县吉州窑、天祥公园、泰和县蜀口古村等地开展了实地考察,并观看了吉安采茶戏、永新小鼓、新干剪纸、富田喊船、渼陂彩擎、吉安鲤鱼灯、钓源婚嫁习俗等非遗项目表演。
  在创建工作座谈会上,北京专家组高度认同吉安市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区域特色鲜明的庐陵文化形态,分析指出吉安市在调查研究、统筹协调、科学论证等创建工作方法上的不足,在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价值、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等创建内容上的不足。
  【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6月8日上午,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在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展示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图片近200幅作品,通过精美的摄影作品让他们了解吉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绚烂的风土人情。“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在这群特殊孩子身上得到了无限延伸。
  【参展参演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11月15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南昌八一广场开展,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精心遴选了吉安鲤鱼灯、新干剪纸、永新盾牌舞,安福中秋烧塔四个项目参加图片展;青原东固传统造像、永丰菊花石雕刻参加传统手工技艺展;永新小鼓参加舞台展演。
  (蒋根娣)
  群众艺术馆
  【全市文化馆长工作会议】 3月27~28日,吉安市群众艺术馆召开全市文化馆长工作会议暨全市文化馆免费开放群众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理论研讨会,各县(市、区)文化馆长就实施免费开放工作以来,各地创建群众文化服务品牌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并观摩了吉州区文化馆群众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情况。为2013年全市文化馆免费开放及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奠定了基调。
  【公益性培训辅导】 吉安市群众艺术馆建立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等20个基层文化服务示范点并对之授牌;同时开展免费开展普及性培训辅导活动,先后举办未成年人文艺培训班20期(次)、社会文化艺术培训班60期(次)、免费开放文化馆少儿音乐、舞蹈专干业务培训班5次,共培训人次达3000人次。
  【创建服务品牌“庐陵文化大讲堂”】 2013年吉安市群众艺术馆重点推出了免费开放服务品牌“庐陵文化大讲堂”。先后举办了《庐陵文化的历史遗存》专题讲座、“吉泰万遂”四地风采书法展、“五四”青年节高校学生演讲大赛、《吉安采茶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专题讲座、《吉安民间神明及其文化意义》专题讲座等一系列的专家讲座、专业培训、艺术沙龙、展览展示、演讲故事等活动,弘扬了庐陵文化,为传承传播庐陵文化精髓作出了新探索,迈出了新步伐。
  【吉安市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启动仪式】 1月9日,吉安市群众艺术馆在江西省各设区市群艺馆中率先启动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10名书画名家现场义务为社区居民写春联、送春联并送温暖。为吉安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吉安市基层文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在文化志愿者队伍管理上,吉安市群众艺术馆建立了吉安市文化志愿者电子数据档案,市中心城区建立文化志愿服务队伍20个,志愿者达千余人,初步形成了一支有较强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文化志愿者队伍。
  【吉安市“情系农民工——文化志愿者在行动”大型文艺演出】 1月28日,吉安市群众艺术馆在井冈山高新技术园区举办吉安市“情系农民工——文化志愿者在行动”大型文艺演出。这是吉安市群众艺术馆精心为农民工打造的专场演出,增强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归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
  【曾建生国画展】 1月9日,吉安市群众艺术馆鼎力推出曾建生国画展。展出的近百幅作品是曾建生近年来精心创作,内容主要是聚焦在“文化吉安”和“山水庐陵”之中,展示了吉安市群众艺术馆专业画家创作成果。为业内人士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提升的平台,充分展示了吉安市群众艺术馆馆举办综合性、大型性展览的能力。同日还举行了“曾建生国画展学术研讨会”,诸多艺术界人士对曾建生的美术作品和艺术风格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吉安市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晚会】 5月26日,由吉安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电视台主办,吉安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吉安市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晚会在吉安师范上演。来自全市各地的小朋友们用童真童趣演绎着幸福的童年生活,晚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给全市少儿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2013年“唱响中国梦”吉安市原创少儿歌曲、童谣与诗歌朗诵选拔赛】 7月26日由吉安市群众艺术馆举办。11月2日,由吉安市文明办组织选送,吉师附小创作的诗歌朗诵《井冈塑像》赴南昌参加了江西省优秀节目电视大赛荣获一等奖,吉安市群众艺术馆创作的少儿歌舞《我是一朵杜鹃花》荣获二等奖。
  【吉安市少儿艺术大赛汇演暨江西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节选拔赛】 7月19日,在吉安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举办。市领导和省审看专家组观看了演出。在这次演出中,一批优秀节目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全省少儿艺术节二、三等奖。少儿歌舞《画荻教子》获省专家组一致认可,入围江西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节优秀节目汇演,获综合一等奖。少儿歌舞《我是一朵杜鹃花》获江西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节创作一等奖。同时,在吉安市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的基础上,吉安市群众艺术馆遴选出美术、书法、摄影各5幅作品参加江西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大赛,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
  【全市农民工才艺系列赛】 为做好江西省首届农民工才艺大赛,吉安市群众艺术馆拓展大赛方式,丰富大赛内容,分别组织了吉安市首届农民工才艺大赛、全市农民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和万安农民画精品展。在江西省首届农民工才艺大赛中,吉安市积极组织开展活动,选送了一批节目和作品参赛参演参展。小组唱《身在他乡》荣获全省一等奖,并选调南昌参演电视晚会。舞蹈《俏花旦》、《红歌联唱》分别荣获二等奖;《追妻》、《我像雪花天上来》、《三节龙》分别荣获三等奖。在江西省首届农民工美术书法摄影才艺大赛中,吉安市精选作品参赛,荣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
  (蒋根娣)
  图书馆
  【推出“白鹭洲大讲堂”】 为进一步推进公共图书馆讲座事业发展,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启迪民智,引领学习,提升公众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吉安市图书馆整合优秀讲座资源,于2013年5月,开始邀请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教授来馆里报告厅进行演讲,内容涵盖教育、艺术、文化、管理、历史等诸多领域。5月18日~6月1日连续推出“白鹭洲大讲堂”的第一讲“音乐讲座之《音乐点亮成功人生》”,第二讲“庐陵文化之《崇文重教一脉相承》”,第三讲“儿童经典教育——《经典教育的重要性》”。7月13日举办《中国梦与现代化》讲座,7月28日举办了语言艺术讲座——《怎样讲故事》讲座,8月3日举办“我和英语有个误会”讲座,10月2日举办《风光摄影与后期PS》摄影知识讲座,11月30日举办一场书法专题讲座—“书法,一门神奇又简单的艺术”。这些讲座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数千名读者聆听。
  【全民阅读主题读书】 为有效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热情,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营造书香庐陵氛围,倡导“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的风尚,吉安市图书馆2013年因地制宜、创新服务内容,举办了一系列推广全民阅读的主题读书活动:2月举办“写春联·赠读者惠民活动”及“猜谜语·闹元宵”有奖猜谜活动;4月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开展“服务流动点”便民服务;5月25日举办“文化庐陵,山水吉安”书法摄影作品展;9月组织参加全省第三届“读好书”暨“读书与我”摄影、征文比赛。10月配合江西省图书馆展览联盟展出了以“追寻中国梦”为主题的“追寻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图片展”。
  【实现自动化借阅】 为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效率,2013年吉安市图书馆聘请图书公司完成了二十几万册图书的回溯建库工作,将所有馆藏文献纳入了文献的计算机管理;5月25日开始办理电子借书卡,实现了自动化借阅,结束了手工借阅的时代。
  【吉安市图书馆学会成立大会】 9月26日上午,吉安市图书馆学会在市图书馆附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有井冈山大学图书馆、市委党校图书馆、吉安师范图书馆等高等院校图书馆馆长以及各县(市、区)图书馆馆长,并特别邀请了市文广新局、市科协、市社联、市民政局、市科技情报所等有关领导出席大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吉安市图书馆学会章程》、学会组织机构和组成人员名单、《吉安市图书馆学会理事会职权及工作规则》等系列规章制度。新任学会秘书长通报上半年读书活动评奖结果,部署了学会近期工作。学会的成立为全市图书馆专业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对于推动全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意义。
  【吉安市一级公共图书馆实现零的突破】 2013年10月21日,《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五次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公告》显示,吉安市图书馆和万安县、安福县、吉安县、峡江县、遂川县、青原区等6个县级图书馆评定为一级图书馆,至此,全市14个公共图书馆全部评定为等级馆,其中一级图书馆由零开创性地增至7个,占全省40个一级馆中的六分之一。
  【文化下乡帮扶活动】 为解决农村地区图书室缺书的实际困难,给贫困乡村的村民及边远山区学校的孩子送上更多更健康的精神食粮,吉安市图书馆2013年开展两次文化下乡帮扶活动。9月12日,来到遂川县大汾镇和坪村畲族小学开展“炫彩童年·走进和坪畲族小学”文化帮扶活动,送去了200册崭新的少儿图书以及书包、文具盒、跳棋等文体用品。11月14日,为吉安县横林村的村民捐赠了2000余册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的图书、4个书架和阅览桌。
  (杨华芳)
  博物馆
  【吉安市博物馆新馆陈展工程全面实施】 2013年,吉安市博物馆新馆陈展工程全面实施,新馆办公区域和地下库房等施工进入内部装修阶段;组织人员协助配合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对新馆陈列布展中《今日吉安》部分内容的拍摄工作;开展新馆陈展所需文物的征集、复制、借展等前期工作,确保吉安市博物馆新馆按期对外免费开放。
  【吉安市庐陵民俗博物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5月1日,吉安市庐陵民俗博物馆和仿古街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入驻仿古街的有东固丹青木雕、吉州窑仿古瓷、古玩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狗牯脑茶、薄酥饼等具有浓郁庐陵文化特色的项目。市庐陵民俗博物馆和仿古街区的开放,成为直观感受庐陵文化,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窗口。
  【完成将军山古墓葬考古发掘工作】 8月16日,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西坑村委会的将军山建设工程取土过程中发现古代墓葬,市博物馆与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对将军山墓进行了科学发掘通过释读出土的宋代买地券和相关文献记载,该墓主张宁,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葬于南宋乾道四年。经过2个月对将军山墓的考古发掘工作,锻炼了市博物馆的专业队伍,对丰富庐陵文化的内涵,推动庐陵文化的研究均有裨益。
  【开展博物馆学术交流】 2013年,吉安市博物馆在单位工作任务繁重、人手紧的情况下,再次委派曾瑾参与由文化部牵头、国家博物馆组织赴肯尼亚、土耳其为期20天的水下考古调查和学术交流工作,通过学术交流,使市博物馆水下考古水平出阶段处于江西省前列。
  (钟阳春)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4

《吉安年鉴2014》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述了2013年度吉安市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农业、工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法制、林业、水利、信息化建设、旅游、交通、邮政、商贸、财政税务、银行·保险·证券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