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5056
颗粒名称: 工商行政管理
分类号: F203.9
页数: 3
页码: 313-3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2年吉安市工商行政管理概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市场秩序、支持民生工程等。
关键词: 吉安市 工商行政管理 经济

内容

【概况】 2012年,全市工商机关按照年初工作部署,坚持以效能建设和作风整治为主线,扎实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服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有新作为。市工商部门通过强化政策服务、效率服务、职能服务,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稳定健康发展,营造了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截至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3.8万户。二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有新提升。出台《吉安市工商系统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二十九条》意见,从市场准入、简化办事程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个方面全力推动吉安经济发展。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吉泰走廊建设,为吉泰走廊上升为国家和省发展战略作出新贡献。全力支持全民创业,为全民创业搭建更为宽松、便利的环境。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一对一”挂钩服务。针对文化体制改革单位,提前介入、跟踪办理,获得了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好评。三是服务商标战略实施有新跨越。2012年,吉安市新增“广源”“恒华陶瓷”“安福火腿”3件中国驰名商标,吉安驰名商标达8件,居江西省第三。江西华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38家企业的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江西堆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46家企业的商标续认定为省著名商标,吉安著名商标达154件,居江西省第二。2012年,吉安市新增注册商标882件,有效注册商标总数达6215件,商标工作实现新跨越,为吉安品牌强市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推进农资商品示范店建设,全市建立农资示范店259个,红盾护农维权点819个。加大坑农害农行为查处力度,全年查处各类农资案件256件,案值127.48万元。继续搞活农村流通,完善农村经纪人帮扶点42个,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2142户达到14186人,完善农村经纪人协会15个,各地举办农村经纪人培训班8期,培训各类农村经纪人465人次。五是服务社会管理取得新效果。开展了青少年维权行动,组织系统“青年维权岗”单位,深入街道、社区、学校、农村等地未成年人当中开展一系列专题维权服务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结合“四城同创”活动,开展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工作。充分发挥个私协作用,为广大会员调解各类纠纷928人次,维护会员权益112起,挽回经济损失356万余元,为309户企业解决社会招工10846人。
  【维护市场秩序】 一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依法核发食品经营许可证16500余户。加大食品检测力度,组织快检8300批次,抽检580余批次。开展“地沟油”、“人造猪耳”、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查处食品安全案177起,捣毁窝点3处。二是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到位。制定《吉安市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实施方案》。对“3.21”传销案件进行彻底摸排,对万家购物、西部开发等网络传销进行立案调查,共立案传销案件6起。集中发布防范传销公益短信2万余条,向社区、学校、乡村、街道等地发放警示教育宣传单5000份。2012年,“无传销社区(村、镇)”创建达到98%的目标。三是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抓住重点领域,继续开展治理行动。查处金融单位限制竞争案3起,石化企业垄断案1起。规范供电、电信、移动、联通、交通运输行业的竞争行为,下达改正通知书5起。对零售企业向供应商收费现象进行检查,查处商业贿赂违法案件19起。开展打假保名优工作,查处“傍名牌”案23起,虚假宣传案45起。四是促进广告市场秩序持续好转。严格做好广告经营资格审查,通过考试对249人颁发广告审查员培训合格证。通过对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媒体广告、广告市场的重点监测管理,有效阻断虚假违法广告的发布途径。强化对电视、广播发布的违法药品、保健食品等医疗广告的查处,共查处广告案109件。五是合同监管工作有序进行。积极实施《江西省合同格式条款监督办法》、《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受理备案合同8类81份,责令修改8件,责令改正13件。组织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认定工作,推荐AAA守重单位45户、AA守重单位52户。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76件,抵押物价值5.98亿元,抵押贷款2.56亿元。严厉查处合同违法违章行为,共查处合同违法案18件。六是商标行政保护取得新进展。重点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对“九牧王”、“鳄鱼”等注册商标专用权开展保护工作。全年共查处各类商标侵权案105件。七是网络监管工作扎实推进。开展网络商品交易经济户口普查,截至年底,吉安市共有经营性网站724个。规范网络巡查行为,加大网络市场巡查力度,实地检查网站经营者312个,删除违法商品信息50条,立案查处网络违法案7件,净化网络商品交易市场秩序。八是各类市场监管工作有序推进。开展“诚信市场”建设,评选9个市级诚信市场,推荐5个待总局省局表彰的诚信市场。开展“瘦肉精”整治,收缴白条肉、病死猪肉等不合格猪肉290余公斤,立案12件。“限塑”整治有成效,查缴不合格塑料袋3.15万个,立案12起。汽车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立案查处汽车品牌销售案12起。立案查处无证无照、掺杂使假、短斤少两成品油经营案21件。全年市工商系统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3791起。
  【支持民生工程】 一是消费维权工作效能得到提升。积极推行消费维权行政指导,共开展行政指导102次,取得良好效果。大力提升12315窗口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市工商局及13个县(市、区)局12315窗口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有力推动“一会两站”、12315“五进”工作,全市建立114个消协分会、1090个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173个消费维权服务站。积极践行12315服务承诺,一年来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2561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60余万元。成功处置的热水器安装存隐患致人死亡案,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二是商品服务消费环境得到优化。2012年组织商品质量抽查452批次,立案查处案件115起。对问题商品,采取网上公示、挂牌督办、及时下架等措施,有效控制住危害范围。继续开展“家电下乡”市场专项整治,组织开展汽车轮胎等商品质量专项执法检查,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358件。对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机制进行了探索。
  【行政执法】 一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把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作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重要手段,坚持每季度的执法监督检查。强化案件核审,组织优秀案卷参加江西省工商局和吉安市政府的案卷评选活动。加强案卷网络管理,做到网上立案、书式审查、网上审批。组织开展全市案卷评查。全面深入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共开展行政指导1781件。全面推行说理式处罚,执法环境得到改善。二是探索行政调解工作新模式。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全市工商系统设立调解机构139个,遴选246名优秀人员进入调解员人才库。建立统一的行政调解台账。积极探索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取得较好成效。
  【队伍建设】 一是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系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市工商局20余名青年党(团)员参加市“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员义工服务和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开展新一轮支部、党员公开承诺活动。挖掘和树立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典型,市工商局机关党委被评为全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第一支部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名同志授予优秀共产党员,1名同志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市工商局机关申报了第十三届江西省文明单位,已通过验收。各类活动丰富多彩,和谐机关建设深入推进。二是以培训考核为抓手,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市工商局举办干部教育各类培训班20余期,培训400余人次。共安排45名基层分局长参加省局组织的分局长培训班、24人参加省局组织的科级领导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54人参加国家总局组织的业务专题网络培训。实施科级职位竞争上岗、根据工作需要对市局机关部分科室负责人及部分县(市、区)局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推荐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加大了人、财、物的投入和倾斜,基层改造和规范化建设有新的进展。精心做好推进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准备工作。三是以作风整治年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作风建设和推进反腐倡廉。全面完成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不断得到深化。以“三大”主题教育暨作风整治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继续落实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工作。加强对全系统干部的廉政教育,组织学习《工商机关廉洁从政及行政执法警示教育案例》和《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学习读本》。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3名违反效能建设规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诫勉谈话和经济处罚。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3

《吉安年鉴2013》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要载录吉安市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全书分为地图及图片、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统计资料四部分。综合情况设4个栏目,动态信息设35个栏目,统计资料设1个栏目,共设置40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爱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