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4156
颗粒名称: 机构编制管理
分类号: D630.1
页数: 3
页码: 109-1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2年吉安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情况,分别记述了概况、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事业单位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管活管好机构编制等。
关键词: 吉安市 人民政府 机构编制管理

内容

【概况】 2012年,吉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全省编制工作“改革、管理、法制化和自身建设”四位一体协调推进的要求,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省编办赋予的各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按照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制定出台了《吉安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吉办发〔2012〕11号),大刀阔斧开展文化体制改革。一是整合职能、综合设置机构。将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和市新闻出版局合并组建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将吉安电视台和吉安人民广播电台合并组建吉安广播电视台,为市委直属正县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将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市广电稽查支队和市新闻出版稽查支队的职能整合,组建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为文广新局所属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在现有编制资源总量控制前提下,为上述三个新组建单位核定编制,确定“三定”规定。二是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单位改企转制。将吉安晚报社、吉安广电报社由事业单位转为国有企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收回事业编制20名,进行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三是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企转制。将井冈山报社印刷厂、市广播电视报印刷厂、市采茶歌舞剧院转为国有企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收回事业编制102名,进行企业工商注册登记。通过改革,撤销合并减少了7个事业单位(其中改企5个,4个单位整合为2个)。县(市、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按要求完成,市编委已批复了13个县(市、区)的广播电视台机构。
  【事业单位改革】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发〔2011〕16号)和全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会议精神,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积极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成立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全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工作领导小组,以市编委名义下发《吉安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实施方案》,拟订了《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全市4733家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责、人员编制、机构规格、经费形式、领导职数、内设机构等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形成了调研报告,并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模拟分类,汇总形成了吉安市事业单位模拟分类表;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沟通、协商并经市编委会研究同意,出台《吉安市市直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实施办法》,各县(市、区)也相应出台《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实施办法》,将机构设置和实际运行存在突出问题的事业单位,予以整合或撤销;对工作任务不饱满,空编两年以上且数量较多的事业单位,保留其空编部分的15%,其余超出部分予以核减。年内,通过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共撤销市本级事业单位7个,收回事业编制490名,核减领导职数9名;县(市、区)撤销92个事业单位,核减事业编制829名。
  【国有林场改革】 根据吉安市《市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吉办字〔2010〕128号)要求,在市政府的领导下,配合市林业局对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和青原山实验林场进行了改革试点,进行了单位重组,重新进行了“三定”规定,调整了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核减收回事业编制68名,为全市国有林场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为积极稳妥推进全市国有林场改革,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一方面派人随同市领导到基层林场调研,另一方面由主要领导带领相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就国有林场改革职工分流安置问题,前往泰和、万安、遂川、安福、永新、峡江等县深入林场调研,撰写了《关于吉安市国有林场改革职工分流安置调研情况的汇报》,呈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管活管好机构编制】 一是坚持“三个一”审批制度。凡机构编制审核审批事项,由机构编制部门一家受理,一家发文,编委一支笔审批,切实做到机构编制事前沟通,专题专报,不越权审批,不违反规定程序审批。二是认真执行机构编制总量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增长,严格执行中央编委和省委、省政府、省编委的有关规定,没有新增行政机构和行政编制。对现有的事业单位实行了总量控制,采取撤一设一的原则,只减不增。同时建立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盘活存量,控制增量,坚持“有增有减”的动态调整机制。对职能弱化或消失的单位,相应减少编制或撤销机构;对加强或新增职能的机构,原则上在系统内调剂余缺,对调剂后还有困难的,再通过市场化运作,以用钱买岗位、给钱不给编的办法解决,充分利用现有机构、编制、人员来承担。三是严格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进人核编制度和人员进出上下编制度,实行了全市统一的“一人一编一证”,实现了“阳光编制”,对全面及时撑握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人员编制变化起到积极作用。全市在11月开始进行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的人员信息采集、机构编制台账录入工作,为实名制网络建设提供基础信息保障。四是规范进人核编程序。严格执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规定》和《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工勤人员管理的试行办法》的规定,原则坚持顺(平)向流动,控制逆向流动,满编超编单位不进人。按照“先核编,后进人”的基本要求,单位进人须先向机构编制部门提出申报,经编办审核、编委审批同意后,由编办开具“核编单”才能进入调配、考录、招聘等程序。市、县、乡公务员考录方面,坚持在同层级总体有空编、单位有空编的“双空”条件下才能进行考录。组织、人保等部门凭编办核编通知单才能进入调配、考录等程序;人保部门凭编办上编证才能办理T资;财政部门凭编办上编证才能核拨经费;民政部门经编办提出用编意见后才能提出退伍人员安置方案,形成了与组织、人保、财政等部门相互协调相互约束的工作机制。
  【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全年全市共完成事业单位年检2928家,年检率为99.4%;办理变更登记675户,其中市直103户;办理新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85户,其中市直8户。同时认真做好政务和公益专用域名注册工作,已注册域名2216个单位,其中市直249个单位。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3

《吉安年鉴2013》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要载录吉安市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全书分为地图及图片、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统计资料四部分。综合情况设4个栏目,动态信息设35个栏目,统计资料设1个栏目,共设置40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马继平
责任者
聂雪华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吉安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