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贯彻落实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3808
颗粒名称: 吉安市贯彻落实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
分类号: D630.1
页数: 3
页码: 30-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2年吉安市贯彻落实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其中包含:发展目标、七大方面具体任务。
关键词: 吉安市 实施方案 专记

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吉安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给吉安发展带来了历史性重大机遇,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必将对吉安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发展目标
  立足于打造“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围绕“三年见成效”、“八年大跨越”,坚持以吉泰走廊和县域经济为重点,紧紧扭住加快发展不放松;以扶贫攻坚为重点,紧紧扭住改善民生不放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紧紧扭住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放松;以森林城市和美丽乡村为重点,紧紧扭住绿色生态建设不放松,根据《若干意见》的要求,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吉安市振兴发展。
  到2015年,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全市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电网履行升级、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等任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到2020年,全市整体实施跨越式发展。建成一批重大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完成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清洁安全、保障有力的能源支撑体系基本建成;形成高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文化创意等七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大幅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七大方面具体任务
  1、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以土坯房为主的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到2015年全市基本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座自来水厂。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重点解决边远山区、库区农村不通电或电压低问题。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推进乡道改造和连通工程,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县乡村公路改造任务。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将居住在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18周岁之前没有享受过定期抚恤金待遇且年满60周岁的烈士子女,以及试行义务兵役制后至《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实施前入伍、年龄在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未享受到国家定期抚恤补助和农村籍退役士兵等人员纳入抚恤补助范围,落实相关待遇。对符合就业条件的烈士子女、残疾人实施就业援助,落实好国家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免费开展技能轮训和创业培训。建立重度贫困残疾人定期生活补贴制度、护理补贴制度,切实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条件。
  2、以吉泰走廊为核心增长极,着力引领带动全局发展。抓紧编制吉泰走廊规划,加快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吉水、泰和县城为两翼,以周边乡镇为卫星镇的吉泰走廊城市群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新中心城区建设管理体制,加快庐陵新区建设步伐,支持吉州区、青原区加快城区重点板块开发建设,努力建设大气、雅气、秀气新吉安。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有序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严禁高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推进开放合作,深化与珠三角、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及台港澳地区在工业、农业、环保及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争取在2015年前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3、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赣粤、泰井高速公路沿线及吉泰走廊105国道沿线为核心,规划建设吉安市振兴中央苏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使之成为全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中央苏区振兴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示范带。大力加强粮食生产重大工程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5%,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7%。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林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优质茶叶种植规模达到20万亩,烟叶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井冈蜜柚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12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8万亩,生猪出栏、家禽出笼保持稳定增长。大力发展油茶、毛竹、花卉苗木等特色林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高产油茶50万亩。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到2015年力争全市70%的新农村建设点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把在城镇有合法稳定职业和稳定住所的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抓紧实施中心城区人口五年倍增计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实施免费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十二五”期间,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免费创业培训等方式,鼓励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扶持建设农民创业基地。
  4、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吉安至建宁、吉安至岳阳铁路,力争“十二五”中后期开工建设昌吉赣铁路客运专线、井冈山至赣州铁路、井冈山机场扩建。争取在2014年底前实现县县通高速,加大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力度,实现县县通国道,重点推进通县二级公路建设。加快赣江航道建设,2015年实现赣州——吉安——峡江三级通航,争取尽早开工建设新干航电枢纽。支持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重点推进永新生物质发电、泰和水槎风电项目。大力推进天然气管网工程,争取2015年市区建成2-3座加气站,每个县城建设至少一座加气站,实现县县用上天燃气。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防洪标准,推进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病险水闸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5、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000亿元、200亿元和250亿元。加快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每年申报国家和省科技项目分别达到20项和50项左右,争取上级资金5000万元以上。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加快创建吉安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加大对全市革命遗址修护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支持和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物流企业的联运分运业务应纳营业税实行差额征收。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每个县(市、区)建立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每个中心镇建成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
  6、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着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深入实施“一大四小”工程,到2012年底完成植树造林220万亩,2015年完成高速、国省道通道绿化。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加强草山、草坡的保护和利用。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到201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1500平方公里。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争取国家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投入,到2015年全市历史遗留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率达到35%,抓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以及开发区、工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乡饮水水源保护及万安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强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支持发展农村沼气。
  7、以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5年全市新建、改扩建260所乡镇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加强寄宿制学校改造,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挂牌,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教师,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实行倾斜,实行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制度,重点安排农村骨干教师进入省级重点院校进修学习。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农村县、乡、村三级和城市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全科医生,组织市内3所三甲医院每年对口帮扶6所县级医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市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档案馆建设以及县级相关馆所建设。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市、县体育中心建设。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逐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争取到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加快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托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等设施建设。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加快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等综合性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内容,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提高乡村基本运转经费保障水平。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3

《吉安年鉴2013》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主要载录吉安市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全书分为地图及图片、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统计资料四部分。综合情况设4个栏目,动态信息设35个栏目,统计资料设1个栏目,共设置40个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